-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成分,包括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和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两者都包含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两种成分。为了便于叙述,通常将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3 部分。
一、脊神经
脊神经共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 对、骶神经5 对和尾神经1 对。每对脊神经借前根和后根连于脊髓,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并穿出椎间孔。第1 对颈神经由第2 颈椎上方穿出椎管,其他脊神经由相应的椎间孔穿出椎管,第5 对骶神经和尾神经由骶管裂孔出椎管(图11-29)。椎间孔周围的结构发生改变,如椎间盘突出、椎骨骨折等都会累及脊神经。
图11-29 脊神经分布模式图
脊神经前根含有前角发出的躯体运动纤维和侧角发出的内脏运动纤维;后根含有传入脊髓的躯体感觉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因此,每对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神经。脊神经离开椎管后,即分为前、后两支。后支比较细小,分布于项、背、腰、骶部的皮肤和深层的肌肉;前支粗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部和四肢的皮肤与肌肉。除胸神经前支保留明显的节段性分布外,其余脊神经的前支均交织成神经丛,由各丛再分支分布于相应的区域。神经丛包括: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一)颈丛
颈丛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分出浅支和深支。
颈丛的浅支属于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深筋膜至皮下,呈放射状分支,分布于枕部、耳后部、颈前部和肩部等处的皮肤(图11-30)。颈部手术时,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进行阻滞麻醉。深支分布于颈深部肌和膈。
膈神经为深支中最大者,属于混合性神经(图11-31)。向下经锁骨下动、静脉之间入胸腔,沿心包外侧抵达膈,运动纤维支配膈的运动;感觉纤维分布于心包、胸膜和膈下面中央部的腹膜,右膈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于肝和胆囊表面的腹膜。膈神经受刺激时产生呃逆,受损伤时产生膈肌麻痹,出现呼吸困难。
考点提示:膈神经的走行。
图11-30 颈丛皮支
图11-31 膈神经
(二)臂丛
臂丛由第5~8对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经锁骨后上方向外下进入腋窝,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各束发出到上肢的神经(图11-32)。
臂丛在锁骨中点的后上方位置表浅,分支集中,临床上常在此处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臂丛的主要分支有:
1.肌皮神经 由外侧束发出,在肱二头肌深面下行,支配上臂前群肌的运动。皮支自肘关节外上方浅出,分布于前臂外侧部的皮肤(图11-32)。肌皮神经受损伤,患者表现为屈肘障碍,前臂外侧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
2.正中神经 由发自内、外侧束的两个根合成,沿肱二头肌内侧伴肱动脉下降至肘窝,在指浅、深屈肌间下行至手掌。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前臂支配桡侧大部分屈肌;在手部支配靠桡侧的肌(大鱼际),管理手掌桡侧半及桡侧三个半指掌面皮肤感觉(图11-33)。正中神经损伤时,患者表现为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萎缩,手掌变平坦,呈“猿手”畸形(图11-34);皮支分布区感觉消失。
3.尺神经 由内侧束发出,沿肱二头肌内侧下降至上臂中部,然后穿过深部组织到臂后区,经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沟绕至前臂,伴尺动脉下行入手掌。沿途发出分支支配前臂尺侧的屈肌、手部尺侧的肌和大部分中间肌,以及使拇指内收的肌;皮支管理手掌尺侧半、尺侧一个半指掌面、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两个半指背面皮肤感觉。尺神经在肱骨内上髁后方位置表浅,容易在肱骨下端( 髁上)骨折时合并损伤。尺神经损伤表现为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内收,其余各指不能内收与外展,第4、5指的指间关节屈曲,呈“爪形手”(图11-34);手尺侧半皮肤,尤其是小指感觉丧失。
4.桡神经 起自后束,在肱三头肌深面紧贴肱骨桡神经沟行向下外( 图11-32),经肱骨外上髁前方至前臂背侧,沿途发出分支,支配肱三头肌和所有前臂后群肌的运动,皮支管理手背桡侧半及桡侧两个半指近节背面皮肤感觉。肱骨中段骨折易合并损伤桡神经,表现为不能伸肘、伸腕和指关节,抬臂时呈“垂腕”状态(图11-34),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侧最明显。
5.腋神经 起自后束,向后外绕肱骨外科颈,分支支配三角肌运动,管理肩部及臂外上部皮肤感觉(图11-32)。肱骨外科颈骨折时易伤及腋神经,表现为肩关节不能外展,因三角肌萎缩而呈现“方形肩”,臂外上部皮肤感觉障碍。
考点提示:神经损伤形成的手形。
图11-32 上肢前面、后面的神经
图11-33 手的皮神经 图11-34 上肢神经损伤手形
(三)胸神经前支
胸神经前支,共12对,除第1 对大部分加入臂丛、第12对的小部分加入腰丛外,其余都不组成神经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车营销实务 汽车营销策划文集 汽车市场调查报告.doc
- 汽车制造工艺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 机械加工工艺.docx
-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示范)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示范) 1.3-转向手册转向不灵敏.doc
-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示范)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示范) 31制动不良-高教社.doc
-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示范)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示范) 32制动拖滞-高教社.doc
-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示范)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示范) 34驻车制动-高教社.doc
-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示范)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示范) 任务工单3.4.doc
- 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示范) 资料 00绪论-高教社.doc
- 汽车总成拆装实训 汽车总成拆装实训 学习情境1-2-A汽车发动机整体结构.doc
- 前端CSS框架 前端CSS框架 上机3-拖拽+放置.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