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学习案例解析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洲小学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张斌琦 一、案例 蒋某,男, 8 岁,小学二年级学生。该生从小跟爷爷奶奶在家生活,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缺少依恋。别人老是欺负他,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 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天王”,令老师极其头疼。该生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手脸总是有污秽;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脚,要不就咬人。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二、综合分析与诊断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 攻击性行为; 人际关系; 学习适应性。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攻击性行为: 本案中的 攻击性行为 的最初形式是 被打 ,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转换,父亲的错误引导导致 强者打人 与 弱者挨打 的体验在认知上让他强化了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 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 欺负 ,但却引起了同学的 注意 ,这些行为也就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 不良形象 :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即使有些行为是暗示 我想跟你们玩 ,但 打 的方式是不被认同和接受的。 学习适应性: 现该生学习没有多大的进步, 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 这除了影响行为 精品文库 与人际协调外,还有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调整好情绪, 给予学习相应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 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 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进行引导措施 1、询问基本情况。 2、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 着重让孩子表达 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 ,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 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如何做更好, 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 迎的人。 7、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自我监督与控制。 8、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案例: 该同学一出世就因父母要上班, 特别是母亲常常要加夜班而被寄养在外婆家, 跟唯一的阿姨相处融洽, 情同母女。 外婆因为家务繁重, 对她主要采用了听之任之的教育方法,使她生活自理能力较强,而学习习惯较差。后来,父母离异,家庭 经济状况较差, 母亲从原单位下岗后来富阳打工, 她随母亲转校借读, 住在阿姨家,阿姨视之如同己出。 就读的小学是一所普通城镇小学,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但因实际需要,招收了一部分借读生。所以班里的学生层次复杂。班主任又 是一位刚分配不久的新老师, 管理经验不足。 案主因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 习成绩较差,成了一个老师、同学嫌弃的双差生。 他们的某些言行在徐身上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进入新学校以来,案主的外在表现比较浮躁,上课思想易开 欢迎下载 2 精品文库 小差,爱和别人说话,经常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就不愿意听,作业错误率高,经常受到任课老师的训斥。 作业也不怎么完成, 作业做不做, 考试成绩高低都无所谓,老师批评也无动于衷,经常被同学嘲笑,是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人。身材偏矮偏胖,也成了大家讥笑的话题。 心理原因分析与诊断 (一)原因分析: 1、缺乏母爱 因案主成长环境的特殊性, 其母跟她相处的时间不多, 相互缺乏沟通。 因夫妻离 异,母亲觉得这个孩子是个累赘, 又因工作不顺心, 常常瞒着阿姨拿孩子当出气 筒。而阿姨觉得她特别可怜,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凡事包办代替,致使案主误以 为父母不喜欢她, 养成了一种逆反心理, 而对阿姨产生了一种依赖, 坚信阿姨对 自己会百依百顺。 2、自尊心过多地受到伤害,变得麻木 案主自上学起,由于表现不好,成绩差,就经常受到指责、批评,而得到的表扬 很少,几乎没有。因此,她对批评之类已经习惯了。 3、 自卑感强烈, 助长了虚荣心 “笨猪”、“活死尸”、“没出息”等言语,在案主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也深深 地打击了她的自信心,她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同时又希望有机会改变现状, 虚荣心变得强烈起来。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前途无信心 现今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经济上有求必应,零花钱随心所欲的花。而她因家庭、经济的特殊性,心想自己就是努力一下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还不如过一天算一天,管它将来呢。 (二)诊断: 家庭教育的不当, 老师的偏心, 同学的嫌弃, 社会环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56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