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素养.docVIP

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素养.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素养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一味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下面我通过四个教学片段,从语言的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案例片段1:《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9 It’s late 新授句型What time doyou go to school?I go to schoolat… T:I go to school at 7:00.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Ss:I go to school at… 分析:语言不准确 上述案例中,教师先从自己去学校的时间说起,自然过渡到新授句型,师生互动看似顺利流畅。但从语法角度来分析以上教学语言,教师犯了一个语法错误,语言缺乏准确性。 go to sch001只适用于学生,而“老师去学校”应该用go to theschool。该教师只顾完成眼前的教学内容,无意中向学生输入了错误的语言信息,不利于学生后续发展。 对策:为了更科学、准确地教学语言,教师应该首先夯实自己的英语底子,对于英语中细微的区别要特别注意,以确保课堂教学用语的准确。例如:go to school和go to t11e school,at school和in the school,其用法就不完全一样。在教学中,如果不需要学生区分如此令人费解的语法知识,教师就可以避而不谈。如本课句型可以借助于其他人物展开教学,教师可说:Today Ben,Gao Shah andHelen come:to our class.Let’ssay“Hello”to them.Now they’le talking about something.Let’s listen.通过听录音初步感知新句型,教师继续说Ben goesto school at。·‘Gao Shan goes toschool at。·’Helen goes to schoolat··‘But what time do you go toschool?学生通过“听”的输入,感知了所要表达的新句型,产生了“说”的欲望。此时教学水到渠成,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新知掌握程度好。 案例片段2:《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8 A Camping Trip 教学D部分的主要句型What do you have?I have…和What does···have?He/She has··· T:(追问数个问题)whatCOlOUr is it?Is it big/small/new…?Do you like it?Who gives itto you.9 How much?Can itdance~(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分析:语言随意性 在以上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似乎与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理念相符。然而,教师对那位学生的后续提问与本课的教学重点无关。师生的互动语言,看似很丰富,实际上偏离了教学重点,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策:每一节课都应该有清晰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围绕这个目标,设计合理且紧扣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过程,运用有效的教学语言,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案例2中的话题是“讨论某人拥有的物品”。其重点、难点是have和has的用法,而不是有关颜色、大小、价钱等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教学语言的有效性这一原则,围绕教学重点进行教学,使学生尽快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而不走弯路。 案例片段3:《牛津小学英语》5AUnit 9 Shapes 一位教师在教完表示各种图形的单词后,设计了一个猜图形的游戏。在活动开始前,教师以较快的语速,不间断地对学生说了以下一番话:Nowlet’s play a game.I have ashape in my hand.You can tryt0 guess what it is.Ⅱyour areright.1 will give you a present.Now you can start.见学生都没什么反应,该授课教师又以同样的语速重复一遍上述的指令语。学生仍然不明白教师要求他们做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做。 无奈之下,教师只好直接点名提问,但多数学生还是无法跟进教师的提问。 分析:语言不简洁 猜测类的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并最乐于接受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一。在案例3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此类游戏的想法非常好。之所以这样的活动无法进行,主要是由

文档评论(0)

与您共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我的文档主要集中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安全生产,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并且取得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资格。精通炼油工艺方面的工艺、安全、设备。希望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