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相关录像。
课堂教学设计: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
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
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
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
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
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
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
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
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
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
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
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
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
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
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
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
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储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说:
“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
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艺术。”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
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
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胡适
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
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
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康桥即Cambuidge(今译剑
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
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
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
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
快时光的所在。
二、1、教师范读或放配乐录音带。2、指名学生朗读
三、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
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
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
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
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李白的《赠
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
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
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教
师板书:离别的对象特别)
继续启发:大家看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
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如柳
宗元有《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都是两眼泪汪
汪的离情别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这首诗
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
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板书:
营造的气氛轻松)
再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及答案.docx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第一单元《绪言、走进化学世界》(无答案).docx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卷 (一)(解析版).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docx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进阶练习.docx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四单元测试.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模块过关卷(三)(含答案)-精编新版.docx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附答案).docx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1).docx
-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高中数学《平面向量》教材分析.docx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1章 走进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导学案.docx
-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专题复习题.docx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 Module 6 Films and TV Programmes语言点知识梳理.docx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检测练习卷:(11)师说.docx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检测练习卷:(13)宇宙的边疆.docx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精编教案:9劝学 教案.docx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检测练习卷:(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docx
- 人教课标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