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_权利和利益的博弈_中国当前城市房屋拆迁问题与_物权法_的实施.pdf

权力_权利和利益的博弈_中国当前城市房屋拆迁问题与_物权法_的实施.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术研究 年第 期 2008 2 权力、权利和利益的博弈 ———中国当前城市房屋拆迁问题与《物权法》的实施* 冯玉军 摘 要 近年来,房屋拆迁问题及我国现行房屋拆迁制度的调整缺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些 [ ] 房屋拆迁纠纷事件中,政府、开发商、法院、建筑公司、社会公众都卷入其中,私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个人 利益与政治权力以及商业利益交织在一起,矛盾纠缠错结,愈演愈烈,造成社会关系的高度紧张。本文旨在 从法和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现行拆迁制度的利弊得失,并结合相关典型案例对政府、开发商、被拆迁人的各自 利益关系进行梳理,进而对 《物权法》制定之后相关法律调整下的城市房屋拆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在总结 经验和法律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现行房屋拆迁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房屋拆迁 法律与经济分析 物权法 对策建议 [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F06D923.2 A 1000-7326200802-0084-09 一、引言 住宅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是私人生活的载体和公民隐私权、财产权及其他权利的落脚点。人是一 个领土性的动物,没有一个私人的居住空间,人就有一种漂移的感觉,找不到家园。所谓 “无财产即无 人格”,对住宅以及其他必需物品的占有和支配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尤其在转型时期的中国, 住房对于大部分的普通百姓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并成为民生发展的标志与民权保障的核心问题。 在经历了太久的革命、战乱以及不堪回首的短缺时代之后,人人都企盼着过上好日子,住进好房 子,这样一个先 “安居”、后 “乐业”的基本消费需求伴随着社会的急速现代化,终于通过 世纪 20 90 年代的大规模城市扩张与旧城改造把整个中国都变成了一个 “大工地”。但与此同时,近年来因城市房 屋 “拆迁”① 而引起的各类信访、上访、起诉以及重大恶性案件也呈上升趋势,而屡屡发生于各地的恶 性房屋拆迁事件更是将此项问题推向社会转型的风口浪尖。从南京被拆迁户翁彪、安徽农民朱正亮因拆 迁纠纷而点火自焚,到湖南嘉禾强制拆迁案牵动国务院总理亲自过问;从 年的北京市万余被拆迁 2000 户联名提起拆迁行政诉讼,到 年 月轰动全国的 “重庆最牛钉子户”拒绝拆迁案。全国各地的类 20073 似重大案 (事)件层出不穷,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毫不讳言地说,城市房屋拆迁已经演化成为当代 中国最易激发矛盾、引起冲突的领域之一。 如此严峻的情势,对我国现行房屋拆迁法律的立法缺失及其治理手段的有效性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本文系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项目 《全球化背景下的东亚法治问题研究》( )及 年教育部博士点项目 《法经济学 * 2005 05BFX0012003 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 03JB820003 作者简介 冯玉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北京, )。 100872 ① “拆迁”是中国转型时期的一个经典语汇,也是国人对 “改革开放”时代最重要的历史记忆之一。是指政府基于公共利益或商 事主体基于商业开发方面的目的,拆毁、复建社区的旧有建筑,同时搬迁并重新安置原房屋所有人和相关权利人的总体过程。该词并 没有一个非常恰当的英语表述,一般译为 “ ”或者直接采用汉语拼音 “ ”。 Demolitio

文档评论(0)

177****1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