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多义词异同剖析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汉多义词异同分析: 以Face“脸、面”为例 小组成员:陈小丽,黄丹艳, 李晰,郭竟,谢池婷 Scores: 94 1. Introduction ●认知语言学认为:“古人往往从人生和社会出发,依 靠原始的建立在经验现象上的直觉思维去认识事物 其基本思想是物我不分,天地浑沌一片。表现在造词 上,常常先造表示人体的词语,然后移移用于动物或 其他事物。”(古敬恒,2000 ●人体是人类最熟悉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把对人体的认 知结构映射到对其他物体和事物等概念的认知与理解 上,把自己熟悉的身体结构及经历当作认知的基础和出 发点。 ●现以“face¨和“脸、面”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 对比分析其语义的发展过程。 2, Research Questions ·1) How didfaceand脸、面” develop from monosemy to polysemy 2)Are there any similarities or differences in their meanings? 3)If differences are identified what are the underlying causes leading to the phenomenon? 3. Theories related 3. 1 The Development of Polysemy 3.2 Metaphor and metonymy 3. 1 The Development of polysemy The development of word meaning from monosemy to polysemy follows two courses: ·1. Radiation辐射型 g. neck (1) that part of the garment(衣服) (2)the neck of an animal used as (3a narrow part between the head and body or base of any object e.g. the neck of a violin (4)the narrowest part of any thing: bottle, land, strait or channel 2. Concatenation连锁型 e.g. candidate (1) white-robed 2)office seeker in white gowns (3 a person who seeks an office (4)a person proposed for a place, award, ect 3.2 Metaphor and metonymy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做是语ˉ 形式上的修辞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我们 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识工 具。”( Ungerer,F Schmid,H, 2001) 3.2.1. Metaphor(隐喻) ·隐喻的本质是概念化。人们常借助简单具体的概念 来认识抽象复杂的概念进行隐喻认知。 也就是说,隐喻是通过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 来了解另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是始源域向 目标域的映射。 例如:在“ Argument is war.这一隐喻中,War 为始源域, argument为目标域。 4 Data collection ·我们的研究以査阅多本相关词典作为开始,然 后对过细的义项进行归并,删除一些较专业的, 整理建成一组较基础的相对独立的义项(共15 项)作为我们研究的分析框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