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6.3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
一、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
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低级心理机能,这是个体
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感觉、知觉、
机械记忆、无意注意以至形象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另一种高级心
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逻辑记忆、有意注意、
概念思维等心理过程。
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其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
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二、内化与语言
内化是维果斯基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个体的心理发展要经历从外
部到“内化”的过程。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
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在早年不能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组织自己
的心理活动,此时心理活动的形式是“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
自然的”;只有在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之后,才能转化为“间接的和随
意的、高级的、社会的”心理技能。
新的高级的社会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
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
中进行”。
儿童的自言自语在其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促进了其高
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作为一种与自己交流的方式,自言自语可以帮助
儿童计划和组织自己的行为。
如,一个 3 岁的小男孩,当他画画时,他会跟自己说:“现在,
我要画一个人,在这里画一个木棒,这是他的魔法棒,现在他就可以
使用魔法了。啊,画得不太像,再重新画一个。”
大约在 7 岁左右,自言自语开始内化为内部语言,然后成为思维。
三、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以成熟和发展为
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
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为了说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的
思想。维果斯基认为,在教学前,至少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
第一种水平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
借别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在智力活动中,这两种水平之间可能有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最
近发展区”。
简单的说,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实际发展水平与在知识丰富的成
人的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
之间的差距。
最近发展区实例
汤姆:这个我放不进去。(试着将一块放在一个错误的地方)
母亲:哪一块可以放在这?(指着玩具)
汤姆:他的鞋子。(寻找与小丑鞋子相似的一块,但是尝试错误)
母亲:好,哪一块看起来像这个形状?“(再一次指向玩具)
汤姆:棕色的那块。(试一下,正好,然后试另一块,并看着他
的母亲)
母亲:试着稍稍转动一下。(给他做手势)
汤姆:我知道了,在那。(放入更多的块,母亲看着)
汤姆的母亲保持玩具问题在汤姆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提问、鼓
励和建议策略进行指导。
四、维果斯基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1.发展性教学
“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在皮亚杰学派的传统中 ,教师给儿童提供适合其发展水平的材
料,并通过儿童现有的图式与所面临的事实之间的矛盾,帮助儿童自
己去“发现”。而维果斯基的观点则与之不同,首先,他也同意教学
必须以成熟和发展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
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如果教学
脱离了学习某一知识或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看来都是不利
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但如果仅靠儿童自己去发现知识,
又会造成儿童的发展过于迟缓。
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教育应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为
儿童提供一些挑战,但它又不能太高,应该保持在儿童可以理解的水
平之内。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像去果园里摘苹果,最近发展区既不象
是那些一伸手就能够到的苹果,也不是那些长在树梢很难摘到的苹
果,而是指那些伸出手刚刚够不到,踩上凳子便能摘到苹果,凳子就
是像是消除差异的教育过程。
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在教学实践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因为很少有
活动能够让教师探查出单个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应该思考一下,对一
个有 40—50 个学生的班级,教师应该如何才能创造一种情境,使每
个儿童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