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生命全程的发展-4.4 幼儿期和儿童期.pdf

跨越生命全程的发展-4.4 幼儿期和儿童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越生命全程的发展 ——幼儿期和儿童期 走进心理学 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4.4 幼儿期和儿童期  幼儿期指2、3岁至6、7岁这一阶段。  儿童期是小学阶段。  这一阶段生长速度减慢,幼儿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比婴儿 期有所降低。  智能发育加速,活动范围增大,接触社会事物增多。 4.4 幼儿期和儿童期  个体脑重量的增加到幼儿期已接近完成。大脑机能渐趋成熟, 兴奋和抑制的神经过程不断增强,并且两者日趋平衡。  大脑单侧化现象在幼儿时期明显形成 ,5岁时大脑两半球机 能已经单侧化,左右脑半球优势已经明显形成。 4.4.2 认知发展  智力发育处于皮亚杰所谓的前运算思维阶段。  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语言、模仿、想象、符号游戏和符 号绘画来发展符号化的表征图式。他们的知识仍然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知觉。 4.4.2 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大体上分成四个阶段。即感觉运动智力 阶段 (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 (2—7岁);具体运算阶 段 (7—11岁);形式运算阶段 (11—15岁或更大些)。他 指出,尽管儿童通过各阶段的速度可能不同;但每一个儿童必 须以同样的顺序通过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 4.4.2 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  图式是认知或心理结构,图式的变化导致认知的形成和发展, 图式变化的原因在于同化和顺应。同化是人们把新的知觉要 素或刺激物整合到原有的图式或行为模式中去。 4.4.2 认知发展  顺应则是新图式的创造或旧图式的修改。为了形成适量的、概 括性的图式,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均衡是必要的,皮亚杰把这种 均衡称为平衡。  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适应的过程,适应的最高形式是认 知。认知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将自己经验赋予意义的不断努力。 4.4.2 认知发展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 维果茨基反对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看待儿童的发展,将 儿童心理发展看成是受内部力量驱使的、由内在逻辑支配 的过程提出了批评,他认为皮亚杰脱离了文化,脱离了儿 童周围的环境考察儿童思维的发展,皮亚杰并没有真正理 解和认识儿童发展的本质。 4.4.2 认知发展  维果茨基进而提出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认知发展 的潜力受限于 “最近发展区”。  最近发展区就是学习者个体在能力更高的同伴、成人或工 具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行为区域。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 同伴之间的交互、脚手架和建模对于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 和知识获得是非常重要的。 4.4.3 道德发展  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 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  皮亚杰认为,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由于认知结构在 发展过程中有差别,因而就表现为思维发展的阶段性,道德发 展和思维发展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表露出它自己的阶段性 来。 4.4.3 道德发展 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理论  第一个阶段称为他律道德大约出现在5 ~8岁,以学前儿童居 多数。这一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服从权威就是 对的。他们对行为对错的判断只看重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多就 是更坏),不考虑行为意向,因而称为道德现实主义。 4.4.3 道德发展  第二个阶段称为自律道德。约始于9岁以后,约在小学中年级。 这一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 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后果之外,还要考虑 当事人的动机,因而称为道德相对主义。按皮亚杰的观察研究, 个体的道德发展是与其认知能力同步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