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老子与道德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老子及《道德经》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 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太清宫 镇)也,姓李氏,名耳,字 聃,周守藏之史也。  《论语·述而》篇孔子自言“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 彭指彭祖,以寿长而闻名,老彭是对 其尊称。  《庄子·天运》中“孔子行年五十有一 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 即老子,称其字不称名,并尊以 “老”。 •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 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 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 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 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山东济宁紫云山,有东汉武氏家族墓葬的双阙及四石室画像,以武梁祠最早故称“武梁画 像”,始建于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刻历史人物、神仙故事等画像,旁以八分小字题记姓 名或赞文。因黄河改道没入土中,清黄易等发土得画像石。此幅系 《孔子见老子》图部, 末端有黄易题记。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 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 见周之衰,乃遂去。至 关,关令尹喜曰:“子 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 去,莫知其所终。 —— 《史记·老 子韩非列传》 老子出关图 2、说道 • 2、道之释义 剥 • (1) “道”一字不见于甲 骨文,而在青铜铭文中 已有“道”字。易经、 诗经亦多提及道。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复·卦辞》)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国风·邶风·雄雉》) 复 • (2) 道之本义 • 说文解字曰:道,所行 道也,从辵,从首,一 达谓之道。 • 道,本义是大路、坦 途。上述所谓道,其义 均是道路。 曾伯簋guǐ) 散盤pán 散盤pán • 桓公读书于堂,轮扁斫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 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焉在?”桓公 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曰悖然作色而 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 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斫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 不固,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 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 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淮南子道应训》 •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 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 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 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