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衍射和干涉习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波的衍射和干涉 1 ?波的衍射 (1)波的衍射现象 首先观察水槽中水波的传播:圆形的水波向外扩散,越来越大。然后,在水槽中放入一 个不大的障碍屏,观察水波绕过障碍屏传播的情况。 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再引导学生观察:在水槽中放入一个有孔的障碍屏,水波通过孔后也会发生衍射现象。 看教材中的插图,解释“绕过障碍物”的含义。 ⑵ 发生明显波的衍射的条件 在不改变波源的条件下,将障碍屏的孔由较大逐渐变小。可以看到波的衍射现象越来 越明显。 由此得出结论: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可能的话,在不改变障碍孔的条件下,使水波的波长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可以看到, 当波长越小时,波的衍射现象越明显。 由此得出结论:当障碍物的大小与波长相差不多时,波的衍射现象较明显。 小结: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大小比波长小,或者与波长相差不多。 波的衍射现象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在生活中,可遇到的波的衍射现象有:声音传播中的“隔墙有耳”现象;在房间中可以接受 到收音机和电视信号,是电磁波的衍射现象。 教师在线 例1.一列水波穿过小孔产生衍射现象,衍射后水波的强度减弱是因为( ) A、水波的波长增大 B、水波的周期增大 C、水波的频率减小 D、水波的振 幅减小 例2?如图所示,S为波源,M N为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上下移动,两板中间 有狭缝。此时,测得A点没有振动,为了使A点发生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A、增大波源频率 B、减小波源频率 C、将N板向上移动一些 D 、将N板向下移 动一些 同步训练 1如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试验装置, 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 个孔,0为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 (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 述正确的是( ) 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 ?挡板前波纹间距离相等 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地观察衍射现象 2?如图是不同频率地水波通过相同地小孔所能到达区域地示意图, 情况中水 波地频率最大; 情况中水波地频率最小。 将一只小瓶立于水波槽中,在槽中激发水波,若想在瓶子后面看到水波绕进的现象,激 发水波的振子振动频率大写好还是小些好?为什么? TOC \o 1-5 \h \z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 B .对同一列波,障碍物或小孔越小衍射越明显 C.听到回声是声波的衍射现象 D .听到回声是共鸣现象 5 . 一列水波穿过小孔产生衍射现象,衍射后水波的强度减弱是因为( ) A.水波的波长增大 B .水波的周期增大 C .水波的频率减小 D .水波的振 幅减小 6 .在做水波通过小孔衍射的演示实验时,激发水波的振子振动频率为 5Hz,水波在水槽中 传播速度为0.05m/s,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使用小孔直径 d应为 m 拓展尝新 7.如图10-38所示,正中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 波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 ) A.整个区域 B ?阴影I以外区域 C.阴影II以外区域 D ?上述答案均不对 2?波的干涉 观察现象:在水槽演示仪上有两个振源的条件下,单独使用其中的一个振源,水波 按照该振源的振动方式向外传播; 再单独使用另一个振源,水波按照该振源的振动方式向外 传播。 现象的结论:每一个波源都按其自己的方式,在介质中产生振动,并能使介质将这种 振动向外传播。 甲T團1乙 丙 甲 T 團1 乙 丙 现象的结论:波相遇时,发生叠加。以后仍按原来的方式传播。 ⑴波的叠加 两列波相遇时,在波的重叠区域,任何一个质点的总位移,都等于两列波 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结合图1,解释此结论。 P点时,若解释:在介质中选一点P为研究对象,在某一时刻,当波源1的振动传 恰好是波峰,则引起P点向上振动;同时,波源2的振动也传播到了 P点,若恰好也是波峰, 则也会引起P点向上振动;这时,P点的振动就是两个向上的振动的叠加,P点的振动被加 强了。(当然,在某一时刻,当波源1的振动传播到P点时,若恰好是波谷,则引起 P点向 下振动;同时,波源2的振动传播到了 P点时,若恰好也是波谷,则也会引起P点向下振动; 这时,P点的振动就是两个向下的振动的叠加,P点的振动还是被加强了。) P点时,若 波源1经过半周期后,传播到P点的振动变为波谷,就会使 P点的振动向下,但此时波 源2传过来的振动不一定是波谷(因为两波源的周期可能不同),所以,此时P点的振动可能 被减弱,也可能是被加强的。(让学生来说明原因) 思考:如果希望P点的振动总能被加强,应有什么条件? 思考:如果在介质中有另一质点 Q,希望Q点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