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知识研究企业终止后债权
债务清理的相关问题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 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 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
门及其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
企业终止后债权债务清理的相关问题研究
一、企业终止怠于清算引发的诉讼问题
近年来,怠于清算的现象日趋普通,在诉讼程序中如何确定这类企业及其 股东的诉讼主体地位,关系到终止企业的债权实现和债务落实等实际需要,成 为民商案件面临的难题之一。问题主要集中为:已终止而未清算的企业能不能 以原有企业名义起诉、应诉 ?该企业的股东能不能代为起诉、应诉 ?
一种意见认为,企业发生终止的事由后,应严格按照《民法通则》或《公 司法》的规定,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对外一切民事行为,包括起诉、 应诉都必须以清算组的名义进行,原企业不再享有民事诉讼地位,该企业的股 东也不能代为起诉、应诉。
另一种意见认为,企业终止后有清算组清理债权债务的,以清算组为诉讼 主体; 没有成立清算组的,应以清算主体 (即负有企业清算义务的主体 )为诉讼主 体,该清算主体可以起诉、应诉。按世界各国立法的通例和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企业的股东或有股东性质的开办者、上级主管部门都是企业的清算主体。这些 清算主体可以直接代替终止的企业起诉主张债权,并以终止企业的资产偿还债
第三种意见则认为,已终止而未清算的企业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 例如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虽应停止清算范围外的一切经营活动,但在 清算程序结束前,该企业法人或清算法人的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依然存在,可以 原企业或清算组的名义参加诉讼。
然而,上述几种思路仍不能完全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上亦有矛盾 之处。
如果严格地将怠于清算的企业及其股东完全排除在诉讼程序之外,不能起 诉应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尽快成立清算组织,以清算组的名义对 外主张债权,但亦会有很多只有债务没有债权的终止企业籍此逃避被追诉的责 任。因为当怠于清算的企业及其股东不能作为被告应诉时,其债权人则必须等 待该企业成立清算组,才能提起诉讼 ; 或者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企业突然终止,则 需中止诉讼,待该企业成立清算组后才能继续诉讼程序。倘若该终止企业始终 不成立清算组,债权人便永远无法行使诉权,既损害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也会 增加法院中止审理的积案。这样绝对严格地要求终止的企业必须由清算组作为 被告应诉,会使债权人或法院实际承担了债务人怠于清算带来的不良后果,反 而难以实现清算制度保障债权人利益的目的。
如果允许怠于清算的企业及其股东享有完全的民事诉讼地位,既可以起诉 也可以应诉,虽然方便当事人诉讼和法院确定诉讼主体,但在理论上似乎混淆 了股东、企业法人、清算法人的界限,在实践中也会使法定的企业终止清算义 务落空。在无须进入清算程序即可起诉主张权利的条件下,终止的企业法人及 其股东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商事行为主体,在主观上并没有组织清算的需求。
怠于清算的企业及其股东很可能只选择从事对其有利的行为,如主张债权等, 而对清理财产偿还债务或交纳税款等则消极回避,久拖不理。在终止企业的股
东可以作为原告代为起诉主张债权,并实际受偿的同时,该股东作被告应诉只 需承担组织清算的义务,以被清理企业而不是股东的财产还债。这样一来,股 东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不对等,对股东有利,而对其他债权人和债务人显 然不公平。企业解散而不清算,往往使该企业法人及其股东有充裕的时间和空 间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最终是原企业下落不明,财产去向不明,所欠国家的 各种税费无法收缴,债权人无法追偿,生效的判决也无法执行。因此,怠于清 算的企业以其股东或原企业法人的名义起诉主张债权,实际上是一种规避法律, 不履行法定清算义务的行为,其后果是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也是对《公司法》规定的清算制度的破坏。因此不宜允许怠于清算的企业及其 股东享有代替清算组直接提起诉讼的地位。
王晓君诉中国化学工程深圳公司 (下称:中化公司 ) 拖欠工程款纠纷一案, 即反映出前述的问题。 1995 年,中化公司曾将某项工程分包给依奥特公司,而 后没有结清工程款。依奥特公司因 1996、1997 年度未年检,被工商局吊销营业 执照,没有组织清算。 2000年 2月,依奥特公司股东王晓君、陈敬湘对公司债 权债务的清理达成协议,约定由王晓君清理依奥特公司的债权债务。王晓君据 此起诉中化公司,请求判令中化公司偿付尚欠依奥特公司的工程款 84 万元给王 晓君。该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理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 某工程系由依奥特公司完成且存在欠款关系,判决驳回原告王晓君的诉讼请求。 王晓君不服原审判决,上诉至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合议庭认为,依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