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知识研究有关新税收征管
法及实施细则若干问题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 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 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土 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
有关新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若干问题研究
有关新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若干问题研究
作者
赵东海 本文综述:
新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自施行以来,在加强税收管 理、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作为一线稽查的工作人员,在稽查实践中仍遇到一些难 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核定征收方式的采取、偷税行 为的认定、滞纳金的加收、涉税犯罪案件的移送等方面。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了相应的 建议和对策,力求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收征 管质量和效率在基层得以真正落实。 关键词:税收征管法 核定方式 偷税 滞纳金 涉税犯罪移 送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以下简称新征管法) 及实施细则自施行以来,已经在加强税收管理,规范税收 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 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我们在税务稽查实践中,仍遇到一些难以掌握和操作的 问题,主要表现在核定征收方式的采取、偷税行为的认定、 滞纳金的加收、涉税犯罪案件的移送等方面。这些问题如 不尽快较好地解决,那么,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 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将难以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
一、关于核定征收方式的存在问题及建议 新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赋予税务机关对六种情形之一的行为 有权采取核定其应纳税额,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对税务机 关核定应纳税额的具体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规定。但在实际 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 核定征收方式存在问题
1、核定征收方式确定条件的不足。新征管法第三十五条第 四、六款在表述上存在模糊不清之处。⑴ 账目混乱的
概念内涵模糊,缺乏明确的标准,对于到达何种程度才算 “混乱”难以掌握和判断,实践中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往往 有不同的认识,容易发生争执;⑵ “成本资料”的范畴不
明确。如入库单、出库单、投料单、月末在产品盘存单等, 按照相关的会计制度,都属于成本核算中的有关资料,缺 失上述资料的企业是否符合“成本资料、收入凭证残缺不 全、难以查账的”这一条件难以认定;⑶ 对于“纳税人申
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缺乏具体解释, “明显偏低”和“正当理由”的定义未能明确。
2、核定征收方式条件的缺失。新征管法对适用核定征收的 几种情形的表述中均未涉及税务机关对企业记假账、或提 供虚假账簿、凭证资料该如何处理,这就必然会给一些企 图偷逃税的纳税人以可乘之机。按照规定,只要企业设置 有账簿,而且账目清晰,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 齐全,税务机关就应该对其进行查账征收(企业采取两套 账偷逃税款的除外) 。如果企业设置的是虚假账簿、虚假凭 证,尽管所反映的内容是不真实的,但其形式满足了账目 明晰、凭证齐全的要求,那么税务机关能否实行核定征收 则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按其虚假的账簿、凭证对其进行查 账征收,大量税款将从这一政策漏洞中流失。
3、征纳双方的合法权益难以有效保障。如果税务机关采用 的是核定征收的方式,则不一定依据发票、账簿、报表进 行计税。通常的核定依据方法包括:⑴参照当地同类行业 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 水平核定;⑵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 的方法核定;⑶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 者测算核定;⑷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纳税人对税务机 关采取核定方法确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 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但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核定征收给税务稽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过高或 过低都不合适,难以有效保障征纳双方的合法利益。
4、核定依据欠缺说服力。在有关纳税信息方面,纳税人明 显占据优势,因为只有纳税人才最清楚自己必须纳税的事 实及实际收入和成本等纳税资料。由于征管技术、征管人 员和征管费用所限,要求税务机关完全了解和掌握纳税人 的生产经营状况是不现实的。正是税收征管中征纳双方的 信息不对称,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纳 税人向税务机关提供完整、准确、可信的税务资料。可是, 纳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机,往往会促使其为减轻 税收负担而以一些“虚假行为”来蓄意隐瞒信息或对信息 进行“技术处理”,致使税务机关掌握的是虚假的或质量 很低的纳税信息。正是基于这种现实,纳税人必然会更多 地强调其经营情况的特殊性。加上由于税务机关内部还没 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税源监控部门,涉税信息的采集缺 乏专业化、规范化、连贯性和时效性,这就造成税务稽查 人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docx VIP
- DB37╱T 3655-2019 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指南(试行).pdf VIP
- 百灵达FLOW-8快速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pdf VIP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专题党课PPT课件模板.pptx VIP
- T/HGJ 10600-2019 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docx VIP
- 最新清晰版ISO50001(中word版).docx VIP
- 临床医学 《门静脉高压症》教学课件.ppt VIP
- 最新:机械通气患者转运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DB44∕T 2598-2024 《省级体育社会团体建设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