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采访的历史与概念.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一、新闻采访概念的缘起与流变 1、“新闻”: 语源:“西晋说”、“南朝说”、“唐朝说” “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 —— 《旧唐书.隐逸.孙处玄传》  “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  ——唐.李咸用. 《春日喜逢乡人刘松》 2、“采访”: “夫采访之要,不在多少” ——三国.刘劭. 《人物志》 “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 前儒分其讥谤。” ——东晋.干宝. 《搜神记》 “新闻”和“采访”两个词连起来作为一个词组使 用是在19世纪近代中文报刊出现之后。1872年5月28 日《采访新闻启》。 “新闻采访”在1922年任白涛 出版的《应用新闻学》中可以看到。 二、新闻采访活动的变迁: 古代:史官记事 乐官采风 社会不仅仅是由于传递、 传播而得以持续存在,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 而且还应该说是在传递、 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 传播中存在着 事。 —— 《汉书.艺文志》 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 《左传》 乐官采风: “古者太师陈诗以观民风,饥者 歌其时,劳者歌其事,使乘輶轩 以访之,乡移于邑,邑移于国, 国移于天子,犹民报也。” 中国古代报纸阶段,无论官报还 是民报,都很少有记者独立采访 的内容 小报: “不逞之徒撰造的无根 之语”。 西方国家古代也缺少成熟的新闻采 访活动: 1、公告性质的官方公报:《每日 纪闻》、《元老院通报》 2、传递信息的新闻信 近代: 16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开始出 现手抄小报,抄写报纸的人就成 了早期的新闻记者。 19世纪初,中国也开始有了近代 报纸,职业新闻记者随之相伴而 生。 1875年,《申报》已经在北京、 杭州、南京、武昌、汉口、扬州、 宁波等26个城市设立了特约记者。 1898年8月,《申报》在中国近代 报刊最早使用“记者”一称。 驻外记者 三、新闻采访的定义 1、新闻之采集者,乃将记载某事之各种材料,集 合于一处之谓也。 2、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寻找与挖掘 新闻事实的调查研究活动。 3、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讯员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 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这种采访有自己的工作对 象,有特定的工作途径,有各种各样的工作方法, 也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程序等。 4、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包括业余通讯员在内的 新闻采访者)为写作新闻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 观事实的活动。 5、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运用各种新闻采访方 法对新闻人物和事物进行调查研究活动的总 称,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新闻信息的大众传播。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