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从考古文物看中国乐器(下).pdf

八音——从考古文物看中国乐器(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音——从考古文物看中国乐器(下) 瑟 瑟是古史记载中原始的丝弦乐器之一,它有二十五根弦,由两排组成,演奏时左右手交 替配合,汉画像砖上的弹瑟场景也说明了这一点,瑟可以在不变色码的情况下转多个音调, 十分方便。高音区清脆、中音区明亮、低音区浑厚,饱满是瑟的特征之一,瑟音域宽广,可 独奏、合奏。古言“伏羲作瑟、伏羲作琴”,这当然是一种理想化的传说,可诗经中有确凿记 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曾侯乙瑟 上图为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是这种失传已久的古乐器首次现世。瑟体用独木斫成,长170 厘米,宽41 厘米。两端岳山外侧各有25 个弦孔,可张弦25 根,分为三组。尾端有4 个系 弦的枘。 北当阳曹家岗5 号墓出土春秋晚期瑟 湖北江陵楚墓木瑟 古代瑟有大小之别。《礼记•明堂位》:“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宋。陈晒《乐书》解释说: “故用大琴与大瑟配之,用中琴以小瑟配之。然后大者不陵,细者不抑,声应相保而为和矣”。 证以本墓同时出土的另外两具瑟,长度都在180 厘米以上,可知当时确实存在着两种不同 的规格。 竹之部 “竹”类乐器的特色是制作简易,音质清脆绵长。代表有箫、笛等。 排箫是世界上最为古老而原始的乐器之一。欧洲人称排箫为Panpipe.名称来源于古希腊 神话传说中的牧神“Pan”.传说是其取芦苇制成最初之捧箫。故亦称“潘神箫” 。拉丁美洲很 早便已有这种乐器.秘鲁人把排箫称做“安塔拉”(Antara),玻利维亚称之为“西库”(Sicu) 。 我国古代.排箫的称谓很多.但并无“排箫”之名.而只有“箫” 。后人之所以取排箫之名.一 则是取排箫编管之象:二则当是与今人常见六孔竖吹之单管“箫” 以作区分。 甲骨文中的“龠”字 “籥”字亦作“龠” .《说文解字》曰:“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故有人认为籥乃单管 多孔竖吹乐器.言者甚众.似乎已成公案。日本学者林谦三《东亚乐器考》中说到:“汉人 所谓籥,则足三孔之笛。” 淅川下寺石排箫 上图系淅川下寺石排箫,呈白色,近似汉白玉,石质坚硬,管身长短不等,并排依次递减。 共十三管,最长管长15 厘米,管内径0.8 厘米;最短管长13 厘米,管内径0.45 厘米。管 壁厚0.1 厘米。环绕排箫上部斜刻一宽带,以示用带缚管,乃仿竹排箫的形状刻制。有十二 管可吹奏。音质尚好。这是目前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排箫实物。 排箫也有“参差”之名,《九歌•湘君》中“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此“参差”即指排 箫。《风俗通》云:“舜作箫,其形参差,以象风翼。”排箫编管为之,每排之中各管长短不, 故曰“参差” 。箫管作参差状,是为求高低音之变化。 排箫演奏图 笛 笛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由一根竹管 做成,里面去节,在管身上开有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音孔。吹孔是笛子的第一个孔, 气流由此吹入,使管内空气振动而发音。膜孔是笛子的第二个孔,专用来贴笛膜,笛膜多用 芦苇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经气流振动,便发出清脆而圆润的乐音。 贾湖骨笛 距今约8000 年左右的贾湖骨笛,是用鹤鸟肢骨所制,一般长20 厘米, 口径一厘米左右,形 式固定,制作规范,上钻七孔。每孔间距基本相等,其中在6 孔与7 孔之间靠近7 孔处另 钻一调音小孔,说明骨笛的制作者已有了明确的音阶观念。 贾湖骨笛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有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徵音阶。此外,还 存在着多宫演奏的可能性。贾湖骨笛的出土,导致了先秦音乐史的补写,由于它的问世而逐 渐完善起来的整部中国古代音乐史也有着再度认识的估价和必要,毫无疑问,贾湖骨笛史是 迄今为止所见年代中最为久远的乐器。 大约在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时候,笛子由骨制改为竹制。 西汉马王堆竹笛 西汉马王堆竹笛,有6 个按孔,背面中部亦有1 孔,顶端竹节处为吹孔,一笛长24.6 厘米, 一笛长21.2 厘米。 四川中江汉代吃竖笛石刻拓片 在公元前1 世纪末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