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音——从考古文物看中国乐器(下)
瑟
瑟是古史记载中原始的丝弦乐器之一,它有二十五根弦,由两排组成,演奏时左右手交
替配合,汉画像砖上的弹瑟场景也说明了这一点,瑟可以在不变色码的情况下转多个音调,
十分方便。高音区清脆、中音区明亮、低音区浑厚,饱满是瑟的特征之一,瑟音域宽广,可
独奏、合奏。古言“伏羲作瑟、伏羲作琴”,这当然是一种理想化的传说,可诗经中有确凿记
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曾侯乙瑟
上图为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是这种失传已久的古乐器首次现世。瑟体用独木斫成,长170
厘米,宽41 厘米。两端岳山外侧各有25 个弦孔,可张弦25 根,分为三组。尾端有4 个系
弦的枘。
北当阳曹家岗5 号墓出土春秋晚期瑟
湖北江陵楚墓木瑟
古代瑟有大小之别。《礼记•明堂位》:“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宋。陈晒《乐书》解释说:
“故用大琴与大瑟配之,用中琴以小瑟配之。然后大者不陵,细者不抑,声应相保而为和矣”。
证以本墓同时出土的另外两具瑟,长度都在180 厘米以上,可知当时确实存在着两种不同
的规格。
竹之部
“竹”类乐器的特色是制作简易,音质清脆绵长。代表有箫、笛等。
排箫是世界上最为古老而原始的乐器之一。欧洲人称排箫为Panpipe.名称来源于古希腊
神话传说中的牧神“Pan”.传说是其取芦苇制成最初之捧箫。故亦称“潘神箫” 。拉丁美洲很
早便已有这种乐器.秘鲁人把排箫称做“安塔拉”(Antara),玻利维亚称之为“西库”(Sicu) 。
我国古代.排箫的称谓很多.但并无“排箫”之名.而只有“箫” 。后人之所以取排箫之名.一
则是取排箫编管之象:二则当是与今人常见六孔竖吹之单管“箫” 以作区分。
甲骨文中的“龠”字
“籥”字亦作“龠” .《说文解字》曰:“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故有人认为籥乃单管
多孔竖吹乐器.言者甚众.似乎已成公案。日本学者林谦三《东亚乐器考》中说到:“汉人
所谓籥,则足三孔之笛。”
淅川下寺石排箫
上图系淅川下寺石排箫,呈白色,近似汉白玉,石质坚硬,管身长短不等,并排依次递减。
共十三管,最长管长15 厘米,管内径0.8 厘米;最短管长13 厘米,管内径0.45 厘米。管
壁厚0.1 厘米。环绕排箫上部斜刻一宽带,以示用带缚管,乃仿竹排箫的形状刻制。有十二
管可吹奏。音质尚好。这是目前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排箫实物。
排箫也有“参差”之名,《九歌•湘君》中“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此“参差”即指排
箫。《风俗通》云:“舜作箫,其形参差,以象风翼。”排箫编管为之,每排之中各管长短不,
故曰“参差” 。箫管作参差状,是为求高低音之变化。
排箫演奏图
笛
笛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由一根竹管
做成,里面去节,在管身上开有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音孔。吹孔是笛子的第一个孔,
气流由此吹入,使管内空气振动而发音。膜孔是笛子的第二个孔,专用来贴笛膜,笛膜多用
芦苇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经气流振动,便发出清脆而圆润的乐音。
贾湖骨笛
距今约8000 年左右的贾湖骨笛,是用鹤鸟肢骨所制,一般长20 厘米, 口径一厘米左右,形
式固定,制作规范,上钻七孔。每孔间距基本相等,其中在6 孔与7 孔之间靠近7 孔处另
钻一调音小孔,说明骨笛的制作者已有了明确的音阶观念。
贾湖骨笛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有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徵音阶。此外,还
存在着多宫演奏的可能性。贾湖骨笛的出土,导致了先秦音乐史的补写,由于它的问世而逐
渐完善起来的整部中国古代音乐史也有着再度认识的估价和必要,毫无疑问,贾湖骨笛史是
迄今为止所见年代中最为久远的乐器。
大约在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时候,笛子由骨制改为竹制。
西汉马王堆竹笛
西汉马王堆竹笛,有6 个按孔,背面中部亦有1 孔,顶端竹节处为吹孔,一笛长24.6 厘米,
一笛长21.2 厘米。
四川中江汉代吃竖笛石刻拓片
在公元前1 世纪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第三讲:孔子与儒家哲学的开创.pdf
- 3.访问问题的种类.pdf
- 3.记者观察的技巧.pdf
- 3.新闻采访策划方案的拟定.pdf
- 3.新闻采访的特点.pdf
- 3.新闻敏感与新闻价值.pdf
- 3.隐性采访的实施策略.pdf
- 4.第四讲:墨子与墨家哲学的形成.pdf
- 4.访问的展开和角度.pdf
- 4.如何培养观察能力.pdf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