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仪式化朗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阅读教学中的仪式化朗读 叶圣陶先生在中学语文教材“编辑大意”里说: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阅读教学作为其中的一个领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大凡阅读可分为两种:默读和朗读。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叶老强调:“朗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有莫大的收获。”于漪老师也说:“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的确,成功的阅读可以借助语调、语气、节奏、顿挫、抑扬等技巧,不但能深入文章的血肉和肌理,体悟作者情感,触摸人物的灵魂,而且还能悟出语言文字之精妙。 任何活动都通过一定的形式展开。语文朗读也不例外。这里所说的朗读仪式化是指在朗读的时候采取一定的仪式(即形式)。比如分角色朗读,让全体学生站立朗读,可以齐读,也可以轮流朗读,如有条件可以进行扮演式朗读等,从而达到某种特殊的朗读效果。 一、朗读仪式化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角色认同,情感共鸣 文本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和作品中人物以及作者对话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过程。要很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及作者的情感,读者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使自己成为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自身。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朗读仪式化。通过仪式化的朗读,有助于读者角色的认同,使读者很快进入作品中的角色,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如在读《鸿门宴》时,可以让学生分饰项羽、沛公、范增和张良,揣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分角色进行朗读。在读“项羽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时,应读出怒不可遏的怒气、自矜功伐的傲气和英勇善战的豪气。在读“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物。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时,应读出范增作为谋略家高瞻远瞩的自信和对项羽的忠心耿耿,希望其赶快出兵剿灭异已的焦急之情。在读“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时,应读出张良的焦虑和担心。在读刘邦“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候,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时,应读出刘邦的忧虑和谦虚之意。在揣摩人物的语气语调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其实就是角色的认同和情感共鸣。 2有助于创设氛围,营造意境 我们在阅读作品时,特别强调入境,即进入作品。要很快入境,最好的方式就是创设入境的情境和氛围。情境和氛围有了,读者自然会受到情境的感染和激发,就会很快和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自身的情感吻合,产生心灵上的沟通和默契,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言行和情怀。 如在读《沁园春?长沙》时,可让全体学生站立而读,仿佛自身就独立于橘子洲头,这样就产生一种阅读的氛围、一种情境,“诗人”一会远眺,一会近观,一会仰望,一会俯瞰,眼前似乎就可以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阔之景,领略了这壮阔之景,就自然体味到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油然而生出的主宰世间万物的壮志豪情和英雄气概。 3有助于察情感之微,品言语之妙 通过朗读的仪式化,可以细细品味隐藏于句中的情感,并能细品言语之精当和作者匠心之高妙。 如在分角色朗读《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临行一段时,可以细细体悟荆轲的内心情感世界。荆轲因太子丹的猜疑而怒,进而叱,表明了荆轲作为刺客宁可杀不可辱的刚毅性格和愤怒之情,后来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一个“不顾”表明了荆轲由愤怒到报有杀身成仁的微妙的心理变化。用“怒、叱、顾”三个动词,赋予了荆轲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朗读仪式化的运用策略 1根据阅读文本选用不同的朗读仪式 如《沁园春?长沙》这首词,首句“独立寒秋”一个“独”和一个“立”字,一个卓然超逸的形象跃然纸上。所以朗读这首词时,可以采取站立的姿势,让学生挺胸昴首,气势酣畅地进行朗读。《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有三个:晋候、秦伯、烛之武。且全篇主要以人物的对话展开。因此在朗读时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在朗读《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这一节时,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装扮成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式朗读。 2朗读仪式化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服务。朗读也一样,不能为了朗读而朗读,这样就失去了朗读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沁园春?雪》为了落实情感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仪式化朗读。有些作品的描写特别细腻感人,或某些句子有特殊深意,或个别词语有很强的活力和表现力,需要细品其妙时,可以采用仪式化朗读,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显示了朗读仪式化的妙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