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ppt参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受教育程度低 儿童时期有行为问题 有精神障碍或物质滥用的家族史 既往有创伤暴露史 创伤性事件前后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 家境不好 身体健康状态欠佳 羞愧和内疚的情绪可预测PTSD的存在(Joseph et al., 1995) (4)其他危险因素 * * PTSD的病因学 遗传学 有焦虑障碍家族史的人患PTSD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同卵双胞胎患病率明显高于异卵双胞胎(True et al., 1993) 生物因素 PTSD与处理情绪和记忆的脑系统有关,特别是杏仁核与海马 * * PTSD的病因学 行为主义模型 以莫勒的双因素理论(Mowrer,1947)为基础 局限:不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缺乏线索的条件下仍然会出现闪回或回忆现象 认知模型 社会认知模型(Horowitz, 1986):强调个体将创伤经历融入个人世界观的认知重组过程; 信息加工理论(Brewin, 2001):关注创伤事件的相关信息在人脑记忆系统中的表征过程 言语获取记忆(verbally accessible memories,VAMs) 情境获取记忆(situationally accessible memories,SAMs) * * * * 思考: 有统计数字显示,地震前有明确的宗教信仰的人,震后更多地表现出了PTSD的症状,且恢复缓慢,预后不良。 试分析其原因。 *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生化基础及药物治疗 * 2020/3/15 (1)γ-氨基丁酸系统 对灾难性事件记忆的建立与γ-氨基丁酸系统的下调有关。 PTSD患者有时滥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和乙醇,可能与他们能增强γ-氨基丁酸能,导致遗忘发生。 * * 但前瞻性的研究表明,灾难后极早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不仅没有降低PTSD的发病率,而且对症状有恶化作用,因此,苯二氮类药物或乙醇对PTSD患者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 * (2)阿片系统 研究表明,长期应激能激活脑内的阿片受体,而外源性应激的中止可产生戒断症状。 因此,PTSD患者群存在灾难追求行为,为了避免内源性戒断,重新暴露于灾难刺激,可使内源性阿片释放。 * * 阿片戒断症状是由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反应性增高 α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乐定通过降低去甲肾上腺素能而改善警觉性增高症状群,如:易激惹、惊跳、睡眠障碍 阿片拮抗剂纳络酮对PTSD患者的回避、麻木和悲观有效 创伤后,外源性 应激中止 戒断 症状 去甲肾上腺素能 反应性增高 警觉性 增高 * * (3)去甲肾上腺素 PTSD的警觉性增高、焦虑、惊跳反应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活性增高有关。 PTSD患者服用 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育亨宾(yohimbine)后通过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而激发PTSD患者的闪回和惊恐发作。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乐定通过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而减轻患者的激惹性和警觉性。 * * (4)5-羟色胺(5-HT) 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警觉性与攻击性 5-HT抑制 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 PTSD患者 5-HT功能低下 →对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抑制减弱→人类的警觉性与攻击性增高, * * (5) 脑损伤 东京大学加藤进昌教授等人征得1995年地铁沙林事件25名受害者同意,对其大脑进行研究,其中有9人被诊断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16人正常。经比较发现,患者大脑“前部带状皮质”有萎缩现象,而且病情严重者萎缩症状更加明显。 “前部带状皮质”位于大脑中心部位附近,与控制恐怖、不快等情绪相关。提示严重脑损伤可能是PTSD的相关因素 * * 心理治疗 心理事后解说 认知行为治疗 暴露疗法 延长暴露疗法(PE)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 * * 心理事后解说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 创伤事件发生后立即实施“一次性访谈”,帮助当事人应对创伤情绪反应,防止PTSD 对其有效性的质疑? 不仅不能有效地预防PTSD,甚至有可能增加患病几率 访谈似乎阻碍了个体心理创伤的长期恢复过程 ?二次创伤;?对心理症状的期望;?抑制了防御反应 * * 行为治疗+认知治疗 暴露法(首选系统脱敏法) 原理:再次暴露于创伤事件的记忆以及相关情绪中,最终对患病个体是有益的 认知重构 帮助个体表述对于事件的扭曲的认知,并降低其威胁性 以暴露为基础的治疗方法优于其他疗法(Keane et al., 1989) 强奸受害女性多种疗法效果研究(Foa et al., 1991) 单一放松法、暴露法、认知重构效果比较研究(Marks., 1996) * * 创伤后产生症状的原因 生活是可以控制的错觉被打破 生活是公平、公正的错觉被打破 生活是可以预期的错觉被打破 我不是脆弱的错觉被打破 面对新的问题,大脑处于高度警觉状态 大脑试图自我修复 原有生活错觉的外壳被打破是产生

文档评论(0)

日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