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正经奇穴学讲义ppt参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维傑论关于倒马 倒马一词首次出现是在《针灸经纬》中,倒马一词虽然在董老师临床时每日皆会提到,但倒马一词最先在董老师的《董氏正经奇穴》中并未见及,只有在两处提到回马针:在34页「后椎穴」说:『两穴通常同时用针,即所谓回马针,效力迅速而佳』,在58 页指出「一重,二重,三重穴同时下针(即所谓回马针),为治上述各症之特效针」。在同一条经脉上连用数针,古已有之,常称为排针法,有加强刺激的作用,只是董师用的更灵活更成熟。另外「回」通「回」,「倒」有导转之意,这之中就要考虑针序针向,此外倒马针之中蕴含着全息,还有一些东西很值得研究。 * * 倒马与截担 担截法首载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其次《栏江赋》亦以它为重心,后代医家对担截有不同的认识及解 说,其意义大致有下述几点 : 第一种说法 : 认为是补泻法 : 《针灸大成卷四 经络迎随设为问答》说“补针之法 … 再推进一豆谓之按,为截,为 随”“泻针之法 … 退针一豆谓之提,为担,为迎也”,杨继洲是把截法与随并论,担法与迎并论的,是把截做为补法,把担作为泻法。 第二种说法 : 是取 穴的一种方法,如汪积《针灸问对》中所说 : 「截者截穴,用一穴也,担者二穴或手足二穴,或两手足各一穴也」。 既可取单侧一穴截之,又可取双侧双穴担之,如头痛牙痛取单侧合谷谓之上截;胸闷气短取双内关谓之上担 : 腹痛腹胀取双侧足三里谓之下担。也可 上下结合,采上担下截或下担上截,如胃痛胸闷呕吐取双侧内关单侧公孙谓之上担下截,也有上下截法或上下双担法,如取双内关双公孙即是上下双担。此法目前广 被针灸学者运用。第三种说法 : 也是指不同的取穴法 : 据辞源等书所言 : 截,有截止,拦阻之意,担,有负戴,承担之意。 那么在经络之上游取穴就 有截断之意,如手三阳从手走头,针上游之合谷外关可谓之截,足三阴从脚走胸,针上游之公孙太冲可谓之截;在经络之下游取穴就有承担之意,如手三阴从胸走 手,针下游之内关列缺可谓之担,足三阳从头走脚,针下游之足三里足临泣可谓之担。此法不论单双,只论上下游取穴。 从上述看来倒马针为同侧同经之两针或三针并用,无上担下截或下截上担的问题。也无补泻的问题,亦无上游下游的问题,因此应该是与截担无关的 * * 倒马、动气、牵引 倒马:运用临近的区段的针两三针形成促进疗效 动气:针刺主穴的同时运动患侧肢体和胸腹呼吸。即在患处加以血液的重新灌注,意念的吸引另有与患者心意相通,以意领气之势。 牵引:健侧远处取治疗穴 患处近取一穴输穴 、井穴(输主体重节痛、井主心下满)循经取或者 形成引导之势 如中药之引经药 身口意结合,天地人相通 * * 远取 “区段” 近取“色结” 赖金雄医生说此法取穴范围大,取穴方便,且各穴往往成组或倒马使用,效果更佳。例如足三重穴组(足一重、足二重、足三重共三穴),虽谓在腓骨前缘,外踝骨尖上三寸、五寸及七寸处,但只要在该线段上倒马(成为三穴并用的大倒马)取穴即可生效,不需太拘泥于尺寸。 * * 经验: 赖氏: 1. 一、二、三重穴为董师治中风之重要穴道,具有破气行血之功,尤其对于脑部具有强烈作用。 2. 三重穴配木留穴治舌强言语困难。 3. 三重穴配六完穴治半身不遂。 4. 三重穴治肩关节痛、上臂痛、下臂痛、手腕痛。 5. 三重穴治小儿睡中咬牙。 6. 三重穴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具有特效。 7. 三重穴配通天、通关、通山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特效。 8. 三重穴治脑震荡头痛后遗症有神效。 9. 三重穴治乳房硬块特效(二十次以内可愈)。 10. 董师用三重穴治乳癌、食道癌、舌下腺癌之初期皆有良效(但癌症愈后忌食鱼虾) 邱雅昌教授建议老年痴呆症 加灵骨大白 * * 11. 三重穴治胁下痛,鼠溪骨上三、四寸之小腹生疮有效。 12. 甲状腺肿大、鱼刺鲠喉针三重穴极效。 13. 治皮肤病、痞块用双侧:口眼歪斜用健侧。(空总) 14. *上腹部胀大者易罹中风,可扎三重穴即会变小,且预防中风。 15. * 治骼骨下痛可用木留穴,若长硬块疮瘤则配三重穴以破气血之结。 16. * 治手腕痛有效。 17. * 在台北诊所曾治一印度小孩五岁大,四肢挛急,只会讲等简单语言,为扎三重约十余次后,语汇增多,并较顽皮。又用三重治一患瘰疬病童,针后亦较会「作怪」。这可能是三重穴能改善脑细胞之故。 * * 【足千金穴】 部位: 在侧下里穴外(后)开五分再直下二寸。 解剖: 肺之支神经、肾之分支神经、喉侧(甲状腺)神经。 主治: 急性肠炎、鱼骨刺住喉管、肩及背痛、喉咙生疮、喉炎(火蛾病)、扁桃腺炎、甲状腺肿。 手术: 针深五分至一寸。 经验: 赖氏: 1. 本穴配足五金穴

文档评论(0)

日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