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中的激情动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谈历史教学中的激情动趣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247-01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是教学的灵魂,通常我采用两种手段,第一、利用《情境教学法》穿越时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实行小组合作与小组竞争,把竞争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理念。每个学生不甘落后,都想为本组争光的团体精神。让男生和女生比一比。男生和女生互问互答,有效加强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男生很喜欢在女生面前表现,同时,女生也喜欢在男生面前表现,下面是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动趣。现写出来供同仁参考。 1.情境教学是增强学生激情动趣的灵魂 情境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我在现场”这样的教学,能点然学生学习的火花,能让学生充满着必胜的信心,我在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讲到永安封制,讲了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吕辉、翼王石达开,我再问,洪秀全当时封的地王是谁?每一个学生都答不上来,我接着说,当时洪秀全封我为”地王”,我和太平军一起战斗,打仗非常勇敢。我在上戊戌六君子时,我是这样展开的:9月21日,慈禧太后囚禁了光绪帝,逮捕了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弟、杨深秀、康广仁。杀谭嗣同的那一天,在刑场上,谭嗣同喊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当我听到这一喊声,我端上一杯酒,去给谭嗣同喝。在上解放战争这一片断时,讲到英雄董承瑞,董承瑞和我舍身炸桥,董承瑞当时牺牲了,我呢?被炸弹冲击到了白云的上面,又掉下来,全身都是伤,幸好,当时医师高明把我救了回来,我和董承瑞都是人民英雄,都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2.课堂的激情动趣需要把竞争引进课堂 只有竞争,社会才能前进,社会才会发展,市场是这样,教学是这样,课堂也是这样,课堂教学,它是艺术的结合体。我在上《红军的长征》一课时。就是把情境教学和把竞争引进课堂相结合。当时我在毛泽东身旁,毛泽东写了这样一首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红军的长征》,把诗和课文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一组封建华:诗中的远征指什么? 第二组林梅:指长征 第三组冯江:红军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 第六组张洪:巧渡金沙江,飞夺卢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第八组高望:诗中三军指哪三军。 第五组郭琪: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 第二组李凤:红军长征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第三组王强:摆脱敌人的围剿。 第三组:为什么长征前四次反围剿会胜利。 第六组张祥:①人民的支持 ②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采取逐.次转移,各个击破的策略。 第二组李涛: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会失败,客观原因:敌人军队太多,武器先进。主观原因: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王明的错误指令。 攻打敌人的坚固阵地,进攻受挫后转而采取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主张”分兵把口”处处设防,节节抵抗,同敌人打阵地战,拼消耗。这些都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第二组蒋凤:为什么三军过后会尽开颜。 第四组李江:①粉碎了国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骨干。③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第二组李粉:红军长征中,在什么地方打破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第一组张山:四渡赤水。 第六组李利:红军长征在什么地方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第一组何兵:巧渡金沙江。 老师:假设你是诗人,你会不会再写点什么? 学生:应该把遵义会议写进去。 教师:为什么。 学生:遵义会议是历史的转折点,这次会议非常重要。 教师:请说说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学生: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上的”左”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倏关的转折点。 总之,通过上述举措,调动了学生激情动趣,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为教育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