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康复技术概述ppt参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概述 *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理论特点、核心思想和治疗原则。 2、熟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原理、特色和优势。 了解: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发展历史。 * 思考题 1、什么是中国传统康复? 2、传统康复技术在康复治疗中有哪些特点? * 康复技术是康复治疗师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所应用的帮助病伤残功能康复的具体方法与技术。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体系中所应用的具体康复手段和方法,包括推拿、针灸、中药外治以及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传统康复保健技术与方法。 一、传统康复技术的定义 * 从中国传统康复方法的初创、形成与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先秦时期、秦、汉 魏、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建国以后 二、传统康复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1、先秦时期、秦、汉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 《五禽戏》华佗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康复运动疗法的奠基人 我国最早的有关药物和食物康复经验的专篇 * 2、魏晋、隋唐时期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针灸康复法 陶弘景将气功、吐纳的方法与康复结合。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导引吐纳 孙思邈 最早适合康复的营养食谱 “五脏所宜食法” 王焘 《外台秘要》详细描述多种老年病的康复方法 * 3、宋、金、元时期 《太平圣惠方》药粥方 129首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寒凉派 注重药物康复 张从正 攻下派 调摄情志的康复方法 李 杲 补土派 肠胃功能对疾病的康复作用 朱丹溪 滋阴派 滋阴潜阳、药食并重 * 4、明清时期 对于饮食、情志、导引吐纳等康复运用更为丰富,实用性更强。 理论和技术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 5、新中国 1983年 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 1987年 北京和南京开设中医养生康复专业 1998年 广州开设中医养生康复本科专业 * 三、传统康复技术理论体系 (一)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 (二)建立在五行学说基础上的脏象学说 * (一)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又可用以说明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向上、向外、扩散、开放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寒凉、向内、凝聚、闭合 阴阳属性的划分 * 阴阳用来说明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说明人体生理功能及其变化;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的诊断; 5、用于疾病的治疗。 * 调整阴阳 阴盛 阴阳 偏盛 实证 实寒证 (阴盛则寒) 寒者热之 伤阳 兼阳虚(阴胜则阳病) 阳盛 实热证 (阳盛则热)热者寒之 伤阴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阴虚 阴阳 偏衰 虚证   虚热证(阴虚则热) 补阴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   虚寒证(阳虚则寒) 补阳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泻其有余 补其不足 不能生阳 阳虚(阴损及阳) 不能生阴 阴虚(阳损及阴) * (二)建立在五行学说基础上的脏象学说 脏腑 脏:心、肝、脾、肺、肾 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 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五脏与六腑、形体、官窍、精神情志 五脏与自然环境 藏象学说的形成 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 五行系统表 自然界 五 行 人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五液 五脉 五华 五臭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泪 弦 爪 臊 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汗 洪 面 焦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涎 缓 唇 香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涕 浮 毛 腥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唾 沉 发 腐 * 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 五行相生:相生为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相克为相互克制、制约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 相生治法 滋水涵木法 滋肾阴以养肝阴 益火补土法 培土生金法 金水相生法 温肾阳以补脾阳 健脾气以补肺气 养肺阴以滋肾阴 相克治法 抑木扶土法 疏肝健脾 培土制水法 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补脾利水 泻肝清肺 泻心火滋肾阴 * 整体康

文档评论(0)

日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