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整理曾国藩家书内容精要
曾国藩家书内容精要
曾国藩的家书,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他一生强调立志,常 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为自己写下座右铭道: “不为圣贤,便
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在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其多。立志之后, 据此求过,自律自勉。他说:“余身旁须有一胸襟恬淡者,时时伺吾之短,以相 箴规,庶不使’矜心;生于不自觉。”曾国藩原先嗜好吸水烟,后来他要戒绝, 但也不太容易,他对其弟说:“自戒潮烟以来, 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
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十巨有济哉? ”曾国藩硬是凭律己的毅力将 烟戒绝。
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在致其弟信中说: “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 了! ? ?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 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算修炼到了极点。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 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惬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 ’好 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问,为京师权 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xxxx所唾骂;乙卯丙辰为xxxx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 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曾国藩崇尚坚 忍实十,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十,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 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 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 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
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 ?弟每用一钱,均须三 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 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 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 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 的道理。
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更是有其独到之处。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
“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主张以 礼治军:“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我辈带兵勇,如父兄 带子弟一般,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他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 烟而坏身体,个个学好,人人成材”。为使官兵严守纪律,爱护白姓,曾国藩亲 做《爱民歌》以劝导官兵。在战略战术上,他认为战争乃死生大
事,应“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 世致用的人才。选人标准是“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因而石达开说“曾国 藩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曾国藩的幕府就是一所人才培训基地,李鸿章、 左宗棠、彭玉麟、华蔺芳等都在其左右共事。
关于曾国藩的与弟书,刘伯承对薄一波说过:“这 位’曾文正公;,其
人不可取,但也不要因人废言。他的家书,也并非都是腐儒之见,其中有些见解, 我看还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说,他给他的弟弟曾国荃写过不少的信, 其时曾国荃 镇守xxxx,已是万军之将。曾国藩在信中一条是劝他戒躁,处事一定要沉着、 冷静、多思;另一条是劝他要注意及早选拔替手,说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 第一义;。”薄一波也补充道:“曾国藩讲的这两条,作为治军为政之道,不无 道理。”
曾国藩的教子书谈的多是读书做文之法, 与弟书谈的多是治军为政之道。曾 国藩、曾国荃的治军为政,与刘伯承、薄一波的治军为政,当然是有很大不同的; 但如“处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多思”,“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这 类方式方法也就是战略策略,则古今前后尽可相通。故刘伯承觉得可以借鉴,薄 一波认为不无道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