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之乙脑基本知识及其预防措施.docVIP

健康教育之乙脑基本知识及其预防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乙脑基本知识及其预防措施 1、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又称为日本B型脑炎(Japanese B Encephalitis)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 2、是否感染了乙脑病毒后就会发病呢? 乙型脑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只有当人体防御机能低弱时病毒才穿越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系统而发病。从乙型脑炎病毒侵入到发病,人被感染后,绝大部分呈隐性感染,仅有少数人发病,有显性感染症状(≤0.1%)。一般要经过4~21天,平均14天左右。 3、乙脑感染者初期症状? 乙脑大多数起病急骤,发热,体温常在37℃~38℃左右,常伴有头痛,轻的有恶心、呕吐以及全身不适症状。约经过1~3天后,体温上升,病情加重,发热达40℃以上。除有高热外,突出表现为意识障碍、惊厥。婴儿囟门隆起,严重时发生嗜睡昏迷,可因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等致命。爆发型的乙脑,甚至可以在1~2天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乙脑发病初期,很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有些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这些症状如果出现在乙脑流行季节,应引起重视,及早送医院检查。 4、乙脑病死率? 乙型脑炎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来病死率降至5%~10%左右,我省1990年-2000年病死率6.7%,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 5、乙脑的好发年龄?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极少数人发病,少年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小年龄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最为易感。因此,预防乙型脑炎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显得极为重要。 6、乙脑主要发病国家? 乙脑主要在亚洲流行,东亚、东南亚在日本、朝鲜、韩国、中国、越南、泰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有本病的报道。随着连年推行并扩大疫苗接种,发病率逐渐下降。 7、目前有什么疫苗可以预防乙脑? 我国自1968年开始大面积接种灭活疫苗,1989年开始接种减毒活疫苗,乙脑基本得到控制。我国当前主要应用两种疫苗即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前者临床反应轻微,免疫效果好,但要接种的针次较多,自1968年应用以来明显地控制了我国的乙脑流行。后者自1989年批准生产以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性和免疫效果都比较好。我省多年来大力推广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蚊子孳生地、降低蚊密度和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省乙脑发生得到有效控制。 8、我省既往乙脑发病情况? 调查显示,我省乙脑1990年发病率为0.87/十万,2002年发病率已降至0.19/十万。但同时应该注意到,有部分农村地区的乙脑免疫接种率仍较低,存在流动儿童和超计划生育儿童,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乙脑的局部流行,我省控制乙脑发病的任务仍然很艰巨,要继续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疫情监测;对6月至6岁儿童要进一步作好乙脑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加强免疫。 9、乙脑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为什么农村和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是主要发病地区? 乙脑是一种蚊类媒介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我省乙脑的流行季节为5~7月。受乙脑病毒感染的人和动物是传染源,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猪(主要是幼猪)。此外,鸟类、马、牛、羊、驴、狗、猫、鸡、鸭、鹅也可作为本病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蚊子不但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而且乙脑病毒在蚊体内可经蚊卵传代,所以蚊子也是乙脑的储存宿主,蚊与猪均被认为是本病毒的主要长期储存宿主和扩散宿主。鉴于此,乙脑的发病地区主要位于农村,同时,由于蚊子的传播,使乙脑的发病地区可能扩散至城乡结合部,甚至到城市。 10、乙脑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针对乙脑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1、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对病人进行严格地隔离治疗,做好家畜、家禽的管理。2、切断传播途径:重要措施是防蚊、灭蚊。充分利用蚊帐和驱蚊剂、灭蚊剂,同时搞好动物圈棚的卫生,消除积水,填平洼地,消灭蚊子的孳生地。具体措施请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咨询。3、保护易感人群:进行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一项非常有效措施。    11、哪些人有必要接种乙脑疫苗? 针对乙脑的易感人群,乙脑疫苗的接种对象是:①乙脑流行地区6月龄至10周岁的儿童;②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成人或旅游者。 12、我省乙脑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如何? 免疫程序的确立是根据疫苗的免疫效果和疾病的流行过程特征而决定的。地鼠肾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后,抗体阳转率为60%~85%,其后抗体水平下降较快,故需定期加强接种。我省乙脑免疫接种程序为:①乙脑减毒活疫苗初次免疫满1岁龄的儿童皮下接种一针,2岁时加强免疫一针,6岁时再接种一针,以后不再接种。②地鼠肾乙脑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共注射两针 出生后满6月龄的婴儿开始接种第一针,7~10天后接种第二针,1岁半至两岁及4岁时各加强免疫一针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