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看糖尿病流行特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看清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一、我国糖尿病的几个流行特点 (一)糖尿病发病率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经济收入的关系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发达地区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 人均年 经济收入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关系密切。在 1994 年的调查中,人均年经济收入在 5000元以上的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是经济收入在 2500元以下人群的2?3倍。 但最近的研究发现, 经济年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 糖尿病的发病率都比较高, 差 别缩小。这说明无需太高的经济收入,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 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 由于糖尿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而未就诊, 难以早期发现, 若想早期诊断和治 疗糖尿病,应该在群众中宣传糖尿病知识,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 (三) 与肥胖的关系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体质指数(BMI)约为25kg/m2,比自然人群的 23kg/m2要高,但远没有白人肥胖,白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多超过30kg/m2。 22 比较BMI小于25 kg/m的人群,BMI为25?29.9 kg/m 的人糖尿病发病率增加 70%。中国人只要稍微胖一点,糖尿病发病率就大幅度增高。一种解释是,中国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代偿可能较差, 在体重增加时易出现胰岛B细胞功能 衰竭而发生糖尿病。 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 2型糖尿病为主, 2型糖尿病占 93.7%, 1型糖尿 病约占 5.6%,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 0.7%。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年轻 化的趋势明显, 20岁以下的人群 2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 2、 经济发达程度与糖尿病发病率有关:在 1994年的调查中,高收人组的 糖尿病发病率是低收人组的2?3倍。最新的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糖尿病发病率 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 3、 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2007至2008年全国调查20岁以上 成人糖尿病患者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 60%尽管较过去调查有所下 降,但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约 48%。 4、 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在 2007至2008年的调查中, 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 26%而文化程度在大学以下 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 5、 表型特点: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体质指数(BMI)约为25kg/m2, 而高加索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 BMI多超过30kg/m2;餐后高血糖比例高,在新诊 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占近 50% 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发现,近年来 20岁以下 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 7、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由于我国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短,特异 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是未来巨大的挑战。 二、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 我们大家其实还是知道的有一些疾病的出现会给人们照成影响的,所以病人 们更是要有所发现的,尤其是糖尿病的出现也是要多了解,在及时的注意这个疾 病出现的病因,那么,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有什么?下面具体的解答吧。 (一)城市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城镇人口的比例已从 2000年的34%上升到2006年的43% (二) 老龄化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在2000年为10%到2006年增加到 13% 2007?08年调查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在 20%^上 ,比20? 30岁的人发病率高10倍。在调整其他因素后,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发病率 增加68% (三) 生活方式改变 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热量摄入没有减少,脂肪摄入总的能 量摄入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 (四) 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 生活方式的改变伴随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在 2002?08年调查的资 料中,按WH诊断标准,超重占25.1%,肥胖占5%与1992年及2002年相比较超重 和肥胖的比例均有大幅度增加。 (五) 筛查方法 2007?08年调查使用一步法OGTT勺筛查方法,结果显示在新诊断的糖尿病 中46.6%的患者是空腹血糖=11.1mmol/l,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70%是孤立的IGT。 (六) 易感性 当肥胖程度相同时,亚裔人糖尿病风险增加。与白人相比较,在调整性别、 年龄和BMI后,亚裔人糖尿病的风险比为1.6。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糖尿病的 发病率和发病率高于白种人,也支持中国人是糖尿病易感人群。在 20世纪90 年代前半期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大陆地区华人生活习惯相近而经济相对发达 的国家(如新加坡)和地区(如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其年龄标化的糖尿病 发病率为7.7%?11.0%。与此对应的是,在1987、1992和1998年3次流行病学 调查中,毛里求斯25?7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