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读书笔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文学史读书笔记 汉语言文学 邝云梅 第一章 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 第一节 概述 1.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 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 文化思想启蒙运动。《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 化论。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2.1918 年 5 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3. “五四”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17 年至 1920 年是新文学的萌芽期, 1921 年新文学社团出现到 1926 年北伐战争前夕,是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 1926 年春到 1927 年冬,创作一度沉寂。 第二节 鲁迅 1.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 年 5 月发表在 《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2. 《阿Q 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一是外冷内热。作者将思想启蒙者 的高度热情,在小说中转化为对阿Q 的痛苦生活、愚昧无知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 情,转化为对辛亥革命中途夭折的无比痛苦,转化为对赵大爷、假洋鬼子之流凶 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憎恶、鄙视。 二是以讽抒情。作者以讽刺手法批判了阿 Q 的落后、麻木和精神胜利法,鞭挞了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的凶残、卑劣,谴责 了知县大老爷、把总、“民政帮办”的反动实质,而其讽刺,又贵在旨微而语婉, 虽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同时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 的革命热情。 三是形喜实悲。 作品展示了阿 Q 种种可笑可鄙等一出出喜剧, 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 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作品这种 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正是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呐喊》、《彷徨》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主要表现手法。首先是《呐喊》、 《彷徨》在创作方法上,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等有显示了清 醒的现实主义的特点,《狂人日记》等有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 《兄弟》等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在某些局部又带有心理剖析的色彩。 在 艺术风格上,《呐喊》、《彷徨》中的小说也显示出多样化的特点。鲁迅作品在整 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如《伤逝》)和杰出的讽刺小说。在格 式上,鲁迅的小说 “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 在表现手法上,在情节的提炼 和设置方面,鲁迅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并不追求情节的离奇与曲折,而 是严格依据表达的主题和塑造的人物性格的需要来设置和锻炼情节,注意情节的 深刻蕴涵。鲁迅强调写出人物的灵魂,要 “显示灵魂的深”,在写人物时,注重 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鲁迅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创作的《补天》、《奔月》、《铸剑》和字 20 世纪 30 年代创作的《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8 篇历史小说,后来一 并收入《故事新编》中。 5. 《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一是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二是不是“将古人写 的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三是运用 “油滑”的手段,在穿插件的喜剧人物身 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 6. 《朝花夕拾》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是《朝花夕拾》中所写的人和事,往 往饱含着作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 在简洁的描述中分清是非,使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融合在一起。作为“回忆文”, 这组散文基本上是追怀往事,但鲁迅行文中善于 “以插曲表现大的事件”,从而 在每篇中可以发现,在叙事中往往掺有杂文笔法和对现实的批判,艺术风格是清 新恬淡与讽刺幽默的统一。 7.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是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 和形象相结合,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善于运用联 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 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第三节 小说创作 1.追风的《她要往何处去》是台湾现代文学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