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兽医针灸ppt参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咳嗽 气管、支气管和支气管肺炎常以咳嗽为主要特征,因此咳嗽包含这类疾病的治疗。虽然咽喉炎也以咳嗽为主症,因病情危重而特殊,已另列专节叙述。中兽医学认为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主要证候,根据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因风寒、风热内遏于肺,使肺失宣散所致;内伤多因肺燥阴虚,失于清肃,或脾阳不振,湿盛生痰而引起。有时常为某些传染病的一种症状表现。 【辨证】 1、外感咳嗽 全身表现感冒症,但以咳嗽为突出症状。 2、内伤咳嗽 多见于肺系慢性病例。久咳不已,咳嗽无力,动则咳甚,脉象沉细,或症见低热不退,咳嗽缠绵不愈,舌红苔薄,伴有阴虚症状,或症见入冬或迂寒咳嗽更甚,吐白色黏痰,苔白滑、耳鼻较冷,伴有虚寒症状。 【治疗】 1、外感咳嗽 (1)治则 疏风、宣肺,化痰止咳。 (2)针治 取肺俞、大椎为主,身柱、灵台、人中等为配穴;风热以白针泻法为主,体温升高,可在大椎注入抗生素和强的松。风寒可留针加灸。 (3)配合治疗 乙酰半胱氨酸气雾疗法。有热象者,还可配合鱼腥草作气雾疗法。 2、内伤咳嗽 (1)治则 益气敛肺,化痰止咳。 (2)针治 取肺俞为主,选身柱、三台、百会、合谷为配穴,常用白针。阴虚发热者,应加针大椎穴;虚寒者应以温针为主。 (3)配合治疗 也可用乙酰半胱氨酸和鱼腥草配合气雾疗法,阴虚者可口服百合固金汤,虚寒者,可用止咳散合理中汤。 3、此外,有些传染病,如窝咳或犬瘟热常表现不同类型的咳嗽,除了按辨证施治外,可另加相应的高免血清或单克隆抗体注入天门、肺俞、天突、喉俞等穴。 * 气喘 是以呼吸急促,腹肋扇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分虚、实两类。实喘多因外感风寒或痰热侵扰,致使肺失肃降功能;虚喘,多因肺气虚或肾阳不足,不能纳气所致。肺系支气管痉挛、气管萎陷以及心肺疾病常表现气喘症状。有些传染病也表现此症状。 【辨证】临床常见四种证型。 1、风寒实喘 多表现气急,咳喘痰稀,鼻液冷稀,常兼发热,恶寒,苔白,脉浮等症。 2、风热实喘 呼吸急促,声高气粗,痰稠多黄或鼻流黄涕,苔黄厚,脉浮数有力。 3、肺虚作喘 病势缓慢,呼吸短促,肢体无力,喘声低微,口色淡白,脉虚弱。 4、肾虚气喘 气喘日久,呼多吸少,气不接续,动则喘甚,形寒肢冷,脉细无力。 【治疗】 1、风寒实喘 (1)治则 疏散风寒,宣肺平喘。 (2)针治 肺俞、天突,毫针用补法,参酌加灸或穴位注射麻黄素。 (3)配合治疗 穴位注射氨茶碱;口服加味三拗汤(麻黄、杏仁、炙甘草、生姜) 2、风热实喘 (1)治则 疏散风热,宣肺平喘。 (2)针治 颈脉放血,白针肺俞、天突和喉俞等穴。 (3)配合治疗 穴位注射抗生素和地塞米松;口服麻杏石甘汤。 3、肺虚作喘 (1)治则 益气滋阴,定喘止咳。 (2)针治 肺俞、天突、后三里、气海;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 (3)配合治疗 口服二陈合四君子汤或口服百合固金汤合复方丹参丸。 4、肾虚气喘 (1)治则 温肾滋阴,纳气定喘。 (2)针治 肾俞、肺俞、太渊、太溪,毫针补法,或加温灸。 (3)配合治疗 口服肾气丸。 5、此外,某些传染病也表现不同类型的气喘,除了辨证治疗外,同时另加相应的高免血清, 注入天门、身柱、天突、肺俞等穴。 * 长期低热 肛温在39.5℃-40.0℃之间,持续2周以上,可称为长期低热。其原因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方面。器质性疾病以慢性感染为多见,往往是细菌、原虫、霉菌等感染,常见的有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胆道感染、犬瘟热、白血病和结核病等。此外,低热还可由于肝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代谢病、肿瘤等引起。功能性疾病一般认为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属中兽医学“内伤发热”的范畴。 【辨证】根据中兽医“内伤发热”的病因病理分析,临床常见肝郁发热、瘀血发热以及气血阴阳亏虚发热等证型。肝郁和瘀血发热常见于器质性疾病;气、血、阴、阳亏虚发热常见于植物神经功能性紊乱疾病。但长期持续低热是其共同症状。 【治疗】调其气血阴阳,退其虚热为治则。 1、针治选穴 以大椎为其主穴;选血海、曲池和肺俞为配穴。毫针或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 2、配合治疗 穴位注射维生素C、或自家血液或相应高免血清,同时口服秦艽鳖甲汤。 * 中暑 中暑,可分两类。一为阳暑,多发生于夏季,长时期处在高温环境中或烈日下,暑热之邪伤津,耗气所致;另一类为阴暑,又称寒包火,先伤暑天酷热之气,后突遭冷冻侵袭,毛孔突然紧闭,腠理不通,体热不得散形成外寒内热之证。 【辨证】主要有阴、阳两大证型。一为阳暑,常突然发病。体温急剧升高,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黏膜潮红,甚则发绀。神志紊乱,兴奋不安,站立不稳,东倒西歪,最后抽搐、昏迷而死。 另一类为阴暑,病状与阳暑相似,但口鼻发凉,四肢厥冷,往往在问诊中得知,患病动物由于天热奔跑而归,主人立即用冷

文档评论(0)

日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