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火炉山:
燕山期、斑状花岗岩、球形风化、卸荷裂隙等
黄阁:
白垩纪(与七星岗的为上白垩统红色砾岩层,大致相仿)红色砾岩层:砾多为花岗岩
岩屑;海蚀作用,石漠化等
下文仅作参考,非地质资料,非报告格式:
黄阁镇大湾村与坑仔村之间的小虎山海蚀地貌让人称奇,当地老人正在讲解这里的地形。
“沧海变桑田”这一自然界奇观在广州可以亲眼验证啦!记者近日获悉,在南沙区黄阁镇发现了一种
奇特地质地貌——海蚀遗迹,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一些礁岛不断被冲蚀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岩
洞,怪石嶙峋,从而形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海蚀遗迹群和最大的海蚀穴。地质专家表示,这对研究广州以
及珠三角的地壳形成、珠江口古海湾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文/记者杨进 通讯员刘希
日前,记者在黄阁镇的小虎山看到这样一个奇特景象,该山形如匍匐的小虎,山岩为红褐色,山上无
树,少有荒草,最为称奇的是,山脚有无数大小不均的岩洞,有的如盆碟大小,有的深达数米,洞口光滑
呈弧形,奇形怪状,一路走过,可看尽万物,有的像婴儿脸蛋,有的像一艘小船,有的像把利剑,看后让
人啧啧称奇。记者看到,洞壁内非常粗糙,不同形状石头黏合在一起,挂在洞内,稳如磐石。据介绍,有
些海蚀穴的石粒最大的直径可达 1 米。
海蚀地貌呈西北—东南走向
据村民介绍,这些洞穴不但鬼斧神工,天然雕饰,而且还在当地留下了不少传说,更具有神秘色彩。
村民说,由于山脚这些洞穴又正好在风口上,一到秋冬,寒风刮来的时候,洞口风声如鬼哭狼嚎的声音,
非常吓人,小孩啼哭调皮,只要以此来警告,必不敢出声。
记者在现场看到,黄阁镇目前大部分为平原陆地,离附近最近的海水还有数公里,为何在陆地也会出
现这些海蚀洞穴呢?当地研究人员介绍,数万年前,南沙黄阁一带除了几个露出的小岛外,四周皆为汪洋
大海。后来,海陆不断变迁,约五千年前,境内丘陵地四周都是大海,海浪不断冲击,逐渐形成溶洞,而
保留至今,是当地沧海变成桑田的历史见证。据介绍,黄阁镇海蚀地貌的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几乎在
同一条直线上,骝岗、二岗、三岗、乌洲山、小虎山、大虎山都有分布。
据有关资料显示,其中,在该镇大湾村坑仔村之间,还有一个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海蚀穴,该洞穴长
35 米,深 8 米,最大高度 7.5 米,比新塘海蚀洞的洞长、洞宽、洞高都要大。著名地质学家黄少敏考察
后,指出该洞穴不仅我国少见,而且在世界上也很罕见。
一些洞穴正面临人为破坏
据介绍,这些独有的地貌特征为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的地壳形成、古代海岸线的进退、珠江口古海湾
的变迁、古代海平面的高低以及气候变化、平原堆积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但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洞穴内已经被用来存放木料等物品,面临一些人为破坏,目前该现象已经引
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正采取措施将其保护起来。
三处海蚀穴 风景各不同
小虎山海蚀遗迹:
小虎山海蚀地貌的岩石包括了两种岩种:红色沙砾岩和红色砂岩。海蚀穴最为明显,大大小小的海蚀
穴密布于山脚。
小虎山的西端,也就是小虎村 “坑仔”附近,这里的岩石主要是红色砂岩,砂岩的岩石比较坚硬,
所以这里形成的海蚀穴比较小。但是这里有一较大的海蚀平台,沿着平台往南走 50 米左右,还有两个海
蚀穴,其中一个是标准的海蚀穴,穴宽 10 米,深 5.8 米,穴口高 4.10 米。小虎山西南的岩石主要是红色
沙砾岩,岩石比较疏松。这里是黄阁镇海蚀穴最多的一段。
大虎山海蚀遗迹:
大虎山一年中吹西北风的时候很少,所以大虎山海蚀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和南部。在这里,山
的岩石由比较疏松的红色沙砾岩组成,有深进山里的海蚀穴。由于大虎山周围都是珠江水环绕,这里的海
蚀地貌几乎没有被破坏的迹象,高大的海蚀崖,深进山体的海蚀洞,都充满大自然的气息。
乌洲山海蚀遗迹:
乌洲山的海蚀地貌岩石由红色砂岩组成,比较坚硬,所以较前面的小虎山西南的海蚀地貌从形态上有
所不同。这里形成的海蚀穴鹰嘴很圆滑,不像小虎山的鹰嘴那么尖突。
乌洲山的东南偏东的方向有黄阁最大的海蚀崖,但这个海蚀崖已被严重破坏。整个海蚀崖宽 60 米,
高 40 米。海蚀崖的左侧仅存海蚀穴一个,宽 3.7 米,高 3 米,深 5.5 米。西南偏南方向有个保存较好
海蚀穴,高 10 米,宽 6 米。东南偏南的方向是一个较大的海蚀平台,这个海蚀平台是黄阁镇最早的海蚀
平台,是属于前期海蚀地貌,海蚀平台长 100 米,宽 10~30 米。
海蚀地貌
作为一种惊心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税四期”背景下的税务风险管理——基于LZ集团公司的案例分析.pdf VIP
- 欧洲规范-NF P94-220-2-外文.pdf VIP
- 2026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净制中药饮片引用原药材检验结果验证方案.docx VIP
- 2柴油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VIP
- 个人劳务用工合同.docx VIP
- T /CIPS 015—2025 专利池构建规范.pdf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心理·生活-人生(华北电大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2025年螺栓等紧固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docx
- 体例格式10: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4学习任务信息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