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 时间的脚印 R·八年级语文下册 新课导入 岩 石 恐龙化石 三叶虫化石 长毛象 陶世龙, 1929 年 4 月出生于四 川省安岳县。 1948 年入北京大学地 质系学习。 1949 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 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 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 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 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 走近作者 背景资料 短篇小说《社戏》写于 1922 年 10 月,当时社会黑 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 土—— 平桥村 。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 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 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 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 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容于融于作品中。 整体感知 1. 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标出全文的段号 ? 并回答共几 段? 共 31 段 9 段 ( 1 、 5 、 7 、 11 、 13 、 18 、 22 、 24 、 27 ) 2. 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标出全文的独句段?共几段? 分别是哪些? 3. 以上所说的独句段中,有哪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 作用? 1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 5 ) 2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 7 ) 3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 了岩石。” ( 8 ) 4 )“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 22 ) 5 )“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 24 ) 6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 展过程。” ( 27 ) 课文内容分段 第一段: ( 1 — 4 )讲述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 多时间的记录。 第二段: ( 5 — 29 )详细讲解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段: ( 30 — 31 )读懂大自然,造福人类。 细节感知 1. 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 的过程吗? 提示一: 读第 7 — 18 段。 提示二: 岩石经受着阳光、霜雪、风沙、空气、水流、生 物和人类的“攻击”。 山崖裂缝— 崩落 (碎石,沙砾,泥土)— 旅行— 沉积— 堆压形成新的岩石。 2. 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提示一: 读第 19 — 21 自然段。 提示二: 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 运动等方面去 思考。 岩层厚度: 1 米厚( 3000 — 10000 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3. 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提示一: 读第 22 — 26 自然段。 提示二: 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去考 虑。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4. 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提示一: 读第 27 — 29 自然段。 提示二: 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5. 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提示: 读第 30 — 31 自然段。 增加知识 找寻宝藏 6. 分析第 5 — 21 自然段的说明顺序? 提示: 解题思路:简括各自然段意思——合并相关段落— —对照顺序类型进行发现 总提下文 自然界中岩石的各种现象 过渡,引起下文 岩石毁灭所呈现的现象 概说呈此现象的原因 空气和水中酸的作用 雨水的作用 生物的作用 人的作用 岩石生存的原因 岩石生存的结果 第 5 段: 第 6 段: 第 7 段: 第 8 段: 第 9 段、 第 10 、 11 段: 第 12 段: 第 13 段: 第 14 段 第 15 — 17 段 第 18 — 21 段 概括 具体 结果 原因 原因 结果 总 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