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降压药物选择ppt参考课件.ppt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降压药物选择ppt参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CB的药理作用 所有的钙拮抗剂均具有扩血管作用和负性肌力作用 药理作用的差异在于对组织的选择性和由此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冠脉扩张 外周血管 扩张 心肌 收缩力 心 率 房室结 传导 尼卡地平 ↑↑ ↑↑ —/↓ ↑↑ — 硝苯地平 ↑↑ ↑↑ —/↓ ↑ — 维拉帕米 ↑↑ ↑ ↓↓ ↓↓ ↓ 硫氮卓酮 ↑↑ ↑ ↓↓ ↓↓ ↓ * 尼卡地平(佩尔) 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 机制: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外周血管、冠状动脉、肾小动脉及脑动脉 优势:起效快(5~15min,作用持续4~6h);与硫氮卓酮相比负性肌力作用轻微,对心肌及传导系统无明显影响;扩张肾动脉 缺点: ,对急性心肌炎、心梗、左室流出道狭窄慎用 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 * 有利的心血管作用 血管作用 主要作用为抑制钙与调钙蛋白结合 扩张动脉平滑肌作用比静脉平滑肌强,故可明显降低心脏后负荷 扩张小动脉为其降压作用的主要机制,而扩张冠状动脉则为抗心绞痛的主要机制 心脏作用 可抑制钙与原宁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心脏收缩 负性肌力作用很弱 负性肌力作用很大程度上可被其降低后负荷作用所抵消 * 不利的心血管作用 低血压和心肌收缩力降低 禁忌征:急性心功能不全,有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有使心输出量和血压进一步降低的可能性] 反射性交感神经活性增高 增加心率 促使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诱发急性冠脉事件 禁忌征:急性心功能不全,发病后状态尚不稳定的重度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对于有大范围的、3支动脉血管病变引起的梗死等重度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有时会引发剧烈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有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 * * 地尔硫卓 非二氢吡啶类CCB 优势:起效快(5~10min);减轻心脏和脑缺血;对颅内压的影响小于尼卡地平 缺点: 负性肌力和负性节律作用明显 对于无法耐受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非二氢吡啶类CCB(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可以作为替代(主要是用于控制心率)1 1、Tsai TT, et al. Circulation. 2005; 112:3802-13. * 酚妥拉明 机制: α受体阻滞剂:对α1、α2均阻滞,属竞争性 目前临床上已几乎绝迹,被乌拉地尔完全替代 * 乌拉地尔的特点 及在AAD中的应用 * 乌拉地尔:中枢-外周双重作用机制 Buch J. Adv Ther. 2010 Jul;27(7):426-43 van Zwieten PA,et al. Drugs. 1990;40 Suppl 4:1-8 中枢作用 脑干 外周作用 刺激中枢5-羟色胺(HT)1A受体 心脏 肾脏 NA 消除反射性 心动过速 维持或增加肾脏血流 交感张力 5-羟色胺能神经元放电频率 阻断外周 α1-受体 降低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 NA:去甲肾上腺素 α1 α1 α1 α1 α1 NA NA 亚宁定?特有的作用机制1,2 5-HT1A受体 乌拉地尔 乌拉地尔 减少外周阻力 交感神经节 * 药代动力学 起效迅速5min;分布相半衰期约为35min,血浆清除半衰期为2.7 (1.8~3.9)h,蛋白结合率80% 50% ~70%通过肾脏排泄,其余由胆道排出 排泄物中约15%为药物原形,其余为代谢产物,主要代谢物为无抗高血压活性的药物羟化形式 双通道代谢 * 乌拉地尔降压特点 起效迅速,平稳降压 平稳 快速 * 乌拉地尔就是理想的降压药 全部5分! 在心血管外科的优势 确切、迅速而稳定的降压效果和极少的不良反应,不降低器官的灌注和不引起反射性交感兴奋 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治疗合并心衰的高血压急症较传统的硝酸甘油、硝普钠效果好 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冠心病、糖尿病、痛风者较安全 *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降压药物选择 ——从证据到临床实践 * 急性主动脉夹层 * AAD:临床特征 发病急,病情极其凶险! 发病前48h,每小时死亡率增加约1.4%(48h内总死亡率接近70%) 发病时剧烈胸痛和/或腹痛,伴高血压急症 * 高血压急症 短时期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120mmHg和(或)收缩压>18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 发病机制:交感神经张力亢进和缩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局部或全身小动脉持续痉挛 * 控制性降压 原则:降低左室射血速度(dp/dt)和降低收缩压,赢得治疗(手术或介入)时机并预防主动脉夹层破裂及其他并发症 需要更紧急、更快速的降压,治疗紧急度15min 控制性降压从急诊疑诊主动脉夹层即应开始,并贯穿于

文档评论(0)

日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