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微党课汇编(精心整理、良心发布)十一月整理.pdfVIP

精品微党课汇编(精心整理、良心发布)十一月整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微党课汇编(精心整理、良心发布) 精品微党课汇编 整理时间:2018 年3 月1 日 目录 共产党员的气味 共产党员的特殊 共产党员的名义 共产党员的底色 共产党员的担当 1 共产党员的气质 共产党员的吃亏 共产党员的形象 共产党员的自我革命 共产党员的党费 共产党员的誓词 共产党员的心态 共产党员的魄力 共产党员的雅好 共产党员的群众观 共产党员的党性和私情 共产党员的怕 共产党员要敢于“钉钉子” 共产党员的“干事观” 共产党员的战斗性 共产党员的学习 共产党员的服务观 共产党员的“后台” 共产党员的“情商” 共产党员的底线 共产党员的奉献 共产党员的幸福 2 共产党员的“讨巧”与“巧干” 共产党员的批评 共产党员的媒介素养 共产党员的方向 共产党员的敬畏 共产党员的“根” 共产党员的交流 共产党员的“好评” 共产党员的“马上就办” 共产党员的“雷语”之警 共产党员的“秒转”之弊 共产党员的情怀 共产党员的信念 共产党员的“谣言”之害 共产党员的本色 共产党员的觉悟 共产党员的“工作境界” 共产党员的“味道” 共产党员中的“90 后” 党费,不仅仅是钱的事 共产党员要敢于亮出身份 谈谈共产党员的规矩 3 我们是否忘记了最初出发的理由? 共产党员的气味 1963 年1 月1 日,焦裕禄收到群众来信,反映个别干部的问 题。他走访调查后很气愤: “少数人已没有一点共产党员的气 味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和过去的地主、伪保长无大区别,简 直坏极了!” 关于“共产党员的气味”,早在1942 年5 月召开的延安文艺 座谈会上,毛泽东批评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入党的党 员时就已提及:“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也没有共产党员的气味, 只有离开党完事。” 显而易见,没有“气味”的党员一定是思想上没入党的不合 格党员。那么,合格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气 味”该是什么“味”呢? 书香味。党章中党员“八项义务”第一项讲的就是学习。学 习,离不开读书。有了书香味,乏味的理论学起来便有了滋 味。2015 年4 月7 日,人民日报开设“干部谈读书”栏目, 倡导领导干部把读书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巩固立身之本、夯 实从政之基。书香长相伴,书卷气弥漫。书香之“香”,一 定不是“胭脂飘香”“文玩沉香”。从来读书长精神,有书卷 气的党员,往往会远离庸俗之气、浮躁之气;腹有诗书气自 4 华,有书卷气的党员领导干部,通常会涵养浩然之气、党性 之气。当然,惯用图书装点门面,不管藏书多经典,也顶多 算是理论脱离实际、思维背离行为、思想远离修为的附庸风 雅,毫无书香味可言。 泥土味。1958 年,彭德怀到湖南湘潭考察农村工作,在听取 村干部汇报时,还时常脱鞋下田察看农民耕作,脚底下沾满 了泥土的清香。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尝风沙五味杂陈,闻泡 桐悟百味人生,察民情踏遍兰考大地。“泥土味”源自党员 对党的宗旨的自觉践行和对群众的深情厚谊,鞋上不沾泥、 身上不沾土的干部肯定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有放下架子、 甩开膀子、俯下身子接地气,多“脱鞋下田”,多闻“泥土 味”,把脚印留在基层、把汗水流在基层、把好评印记在官 兵心里,方能散发出共产党员的芬芳“气味”。 清贫味。“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 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翻开党史,老一辈革命家甘守清贫的 故事不胜枚举。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同志被俘后敌人“一 个铜板都没搜出”,几套旧的汗褂裤,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就算是他全部的财产了。反观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各种诱 惑面前“变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甘于清贫。满身铜臭, 搞臭味相投的“小圈子”必然不是共产党人的“气味”。共 产党人只有守住清贫,才能心底无私,这是共产党人永远追 求、永远信守的高尚品德。甘于清贫,共产党人的清廉味才 5 会愈发清新。 硝烟味。党内生活,同志之间弥漫“硝烟味”也是共产党人

文档评论(0)

tiger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