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庸》选讲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诵读、译读,疏通文意,明晰脉络。
2、能力:通过思考探究,深入体会“君子慎独” 、“君子中庸”。
3、情感:通过讨论分享,联系实际,理解“中庸”的现实涵义并积极修身养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中庸之道并非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 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做事不极端,但要极致,不唱高调,但要坚持理想。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同学们谈一谈对“中庸”的理解。 (学生各抒己见)
“老好人”
“随大溜”
“中立主义”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明确:
1、“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 误用。
2、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 好人”,搞折衷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 满足于随大溜、跟着走。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 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 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 孔子说: “乡原(愿),德之贼也。
那么到底如何理解“中庸” ,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 诵读
(选讲内容及译文见附录)
1、请学生先自主诵读,后大家齐读,教师正音。
2、小组合作讨论:译读文本,标画出不能理解的词句。
3、释疑: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讨论释疑。
三、 思考探究
1、“君子慎独”语出《中庸》 、《大学》,请你在文中找出“君子慎独”的表现。 ——明确: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子慎其独也。”
2、在谈及“中庸”之前,文中提到了一个与之相似的词汇——“中和” 。那么, 请你结合文本,谈一谈你感受到的 “中和”的涵义,何谓“中” ,何谓“和”? ——明确:
“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 二者密切联系、 不可分割, 正所谓“喜 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 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 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
3、君子不仅具备慎独的品质,而且可谓是中庸的代表,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 庸。”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庸是一种高不可攀的道德呢?
——明确
“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 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 ,就是在日 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 追求言行在时机、 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 不失 礼、不失态、不偏激。 用俗话说,“中庸”则大致相当于“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四、 讨论交流
阅读下面的故事,讨论问题。
《左传》里面有个人叫狼銪, 因为救了晋襄公而被提拔为车右, 高级的司机 兼保镖。可是不久之后,狼銪被一个叫先轸的将军给撤职了,狼銪很愤怒。他的 朋友说:“你受到了这样的屈辱,为什么不去死 ? ”狼銪说:“我现在没有找到死 的地方。”朋友又说:“我跟你一起去杀死先轸吧。 ”狼銪却说:“死而不合于道义, 这不是勇敢,为国献身才叫勇敢。 ”过了几天,晋国和秦国打仗,狼銪率领部下 勇敢地杀进秦军,死在阵地上。晋军跟着上去,把秦军打得大败。 1、狼銪算不算君子?他有没有做到“中庸”?
——提示要点:
狼銪因为没有受到重用而生气, 他发怒之后却不去犯上作乱, 而凭借着一股 怒气杀敌报国,这就是“君子之怒” ,这就是“发而皆中节” ,化情绪为能量,去 做正确的事。所以,他算君子,做到了“中庸” 。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看见这样的人,脾气非常暴躁,一言不合就骂人,朋 友之间也挥拳,自夸自己是“铁血真汉子”。你觉得这样的人有没有做到 “中庸”? ——提示要点: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铁 血真汉子”的行为可谓极端、偏激,不符合中庸之道。同时,我们还会看到许多 夸夸其谈之人,也没有做到“中庸” 。因为中庸之道在于平常,而不是唱高调。
五、 课堂小结 “中”是不走极端,但不等于不做到极致。极端是偏激,极致是到位。一 件事情要成功, 一定要做到极致。 “庸”是平常, 不唱高调,但不等于没有理想, 理想是必须有的。 中庸之道一定是常人之道。 即普通人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 不 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但中庸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做到,要不然,孔子也不会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民鲜久矣。”所以,我们人人都需要修炼。
六、 拓展链接
易中天教授在厦门大学的讲座《你可以朝气蓬勃地中庸》
【附录】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 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子慎其独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