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柔道运动实战技术方法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中国柔道运动实战技术方法的研究 【摘要】对我国少年男子柔道运动员的技术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我国柔道运动实战技术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有效的提高了柔道运动员的实战技术。 【关键词】柔道实战技术 柔道运动自1979年从日本引进我国以来,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在这26年中,柔道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开始阶段、相对的冷静思考阶段和逐渐成熟三个阶段。但是,同日本以及其他柔道强国相比,我国柔道在总体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柔道运动技术上的差距更为明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就是既对柔道运动技术缺少系统研究,又对柔道技术训练不求甚解,缺乏有效的系统训练理论与方法的指导。教练员仅是根据自己对于柔道技术训练的认识和理解去组织安排训练过程,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从而形成了柔道运动训练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科学性训练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训练手段粗糙,超负荷、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过度训练使很多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严重,或运动能力过早枯竭,早期终结了大周期训练过程,不能向更高的竞技高峰攀登,造成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1、各国柔道运动技术训练特点 柔道运动虽然起源于日本,是日本的“国术”,但随着早期柔道运动的先驱们不懈地致力于向全世界的推广,柔道运动已逐渐发展成一个世界性的体育运动。经过多年的努力,1951年由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卢森堡、古巴、日本等十二个国家发起组织的国际柔道联合会正式成立。他们的这些训练方法极大的丰富了柔道技术的内容,使许多民间的带有本国特点的柔道技术方法进入了世锦赛、奥运会等国际大赛,在各国运动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了起来。同时每个国家的柔道训练都结合本国民族摔跤的特点,形成带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柔道技术特点,在国际大赛上都获得了成功。 2、我国柔道运动实战技术存在问题 2.1缺乏系统训练,缺乏参加国际比赛的经验 临时组队。部分运动员是在参加完省运会后在临出发前才报到的,没能进行系统的赛前训练。另外参赛选手大部分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在与对手交锋时缺乏对他们打法的了解,虽然在赛前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但是由于我们的运动员没有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对待欧美选手时,不能采取相应对策。 2.2缺乏二次进攻和连续进攻的能力 我们的运动员上场后在第一次进攻没能奏效的情况下缺乏二次进攻和连续进攻的能力,没有外国选手在进攻没能奏效时那种猛追、狠打、跟进的意识和顽强作风,以及“以我为主、以攻为主”的战术意识。 2.3手法单一,防守、反攻技术较差 我们的选手进攻的把位基本上都是大领、小袖,抓法比较单一,在对方不让抓这两个把位的情况下,就不会进攻,而国外选手在抢手时不拘于常规,抓到任何部位都能施展进攻技术。防守方面,国外选手尤其是欧美选手站架较低,防守严密,我们队员技术动作的使用很难到位,这就为他们的反击带来了空间和条件,“抠腿”、“过胸”、横挂的技术优势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2.4相持能力比较差,场上缺乏调动对手的能力 我们的运动员散手进攻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相持阶段,缺少解脱的能力,也就失去了主动进攻的机会,从而只能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不能在比赛中积极调动对手,控制场上局势,所以,我们的运动员不适合采用贴身交织在一起的打法,还是应该坚持我们散手进攻的技术特点。 2.5投技接寝技技术动作不连贯 国外运动员在投接寝技术方面比较连贯,尤其是在对手倒地瞬间机会把握快百在寝技技术方面有独到之外,联络技术快、变化多、动作有效,寝技的突出为投技的进攻打下了基础。 2.6国外选手能充分利用比赛规则 一场比赛中,一方在得分领先或落后情况下,都能充分利用两次伤病暂停的机会,以缓解体能不足和及时调整临场战术安排。在这次比赛中,这项规则已被国外选手充分利用,说明我们在充分理解和执行比赛规则方面还有欠缺,在今后比赛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3、我国柔道运动实战技术的改进措施 3.1系统训练培养年轻柔道运动员 尽快制定和完善技术训练大纲是提高少年柔道水平的关键。缺少较为完善的技术训练大纲,技术训练流程较为混乱,科学化训练程度不高,是制约少年柔道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建议尽快制订统一的少年柔道训练大纲,从宏观上把握技术的发展方向,并与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培养相衔接,形成“一条龙”式的柔道运动员培养模式,为我国优秀柔道运动员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2柔道运动员战术的强化训练 在基础训练阶段完成后的运动员技术水平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技术动作比较粗糙,应用能力比较差,需要在专项提高阶段进行反复精雕细刻进一步加以完善。在这个阶段的训练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