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魏初).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 魏初 )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魏初 ) 原文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 [1] 夜煮茶。 去年妻子生日的时候自己还在家里 , 现在却在天涯与之相望 , 不能团聚 ,了一心的乡思 , 两鬓的秋霜 ,山与水相连接 , 水倒影着晚霞 ,看到归巢的乌鸦 , 想起他什么时候可以农耕回来 儿女团圆 一起品茶 注释 原字为外 囗 内 栾 ,现字义同。 作此词时,魏青崖先生正在宦游的路上。 有道是 吃皇粮,走四方 ,既给皇帝老儿当差, 讲不得离乡背井, 1 抛家别眷 悲欢离合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 然而,人心都是肉长的,常年在外,哪有不想家、不想妻子儿女的呢?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比如说 太太的生日! 这一天正是魏太太的生日! 这可是个比春节比元宵比端午比中秋比重阳比除夕比一切顶顶 重要的节日还要重要的日子! 做先生的一定得有所表示, 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深深地爱着她,正在苦苦地念着她。 魏先生只好写信了。 虽然荒郊野外一时半会儿未必找得着捎信的人,但不妨先写了备着,前头总有驿站、驿使,运气好的话没准儿能碰着刚巧要回家的老乡。慢是慢了一点,可那时的太太们都理解,她们有耐心等。 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 写信未免太平淡了! 魏先生是词人,而且是位感情深挚、细腻的词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 ,此时不 用 ,更待何时?于是我们的文学史上便有了这一首情真意切、 明白而家常的小词。 去岁今辰却到家, 今年相望又天涯。 未说 今年 ,先忆 去岁 ,这是因为去年的今天很快乐,也很难得 词人恰好赶在太太过生日的时候回到了家。 何以知道它难得?因为此前此后若干年里的今天, 词人都不在家。何以知道此前此后若干年里的今天, 词人都不在家?因为他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 今年相望 又 天涯。这个 又 字是要重读 的,别看它只是个极普通的虚字,却已把 去岁 之前若干年里 今辰的 天涯 相望 都隐涵在内了。这叫做 加倍法 。本来, 去岁今辰到 2 家 与 今年相望天涯 对举,哀乐参半,不过是一对一打平;但次句加了这个 又 字,就变成了 去岁今辰到家 和 历年相望天涯 的比较,会少离多,寡不敌众,词的基调由此一锤定音,愁苦而低沉了。极吃重的地方极不吃力地用了一个极寻常的字,可谓举重若轻! 一春心事闲无处, 两鬓秋霜细有华。 《鹧鸪天》调 的格律和 仄起而首句人韵的七言律很相近, 因而填此调的词人往往把三、 四两 句写成对仗,本篇也是这样作的。这一联对仗,平易而洗炼,流利而 浑成,很见功力。以上句第二字 春 对下句第三字 秋 ,是错位对; 但错得好,给人以错落有致的感觉。 事与霜、处与华对得不 工;但不工得好,太工反而显得雕凿伤气。 如果我们把这两句改为 一 身春轻无色,两鬓秋霜细有华 ,工倒是工极了,却总嫌技巧窒息了 性情,怎比得上原作的淳朴自然、落落大方? 又,这两句看似平列, 其实却是因果关系: 由于 一春 都在想 心事 ,没有一刻空闲,所以 两鬓 已有些白,像是点点 秋霜 。 心事指什么?联系上下文来看,当是想家,想归隐田园,想安享家庭生活 的天伦之乐。念兹在兹的亲情日日萦绕在心头, 挥之不去,催人易老, 鬓发哪能不斑白呢?当然,这毕竟不是深哀巨痛,还用不着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般的夸张,因此他只老老实实地说 两鬓秋霜细有华 。但语气虽然平淡,却很耐读,好像低度的醇酒,人口并不浓烈,然而细斟缓酌,饮之既久,也一样醉人。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上片四句全是叙事,过片乘着换头的机会,捎带着换了一副笔墨,就旅途物略事点染,于是便 3 有峰回路转之妙。山水相缪,馀霞成绮,落日把树林烧得通红 这迷人的景象值得为唐人李商隐诗下一转语: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 然而大煞景的是残照的逆光中竟影现出了点点 归鸦 !可见再迷人的景色在游子眼会成为思家情结的膨化剂。 鸦而曰 归 ,一 归 字大可玩味。 鸦 能 归 ,人反而不能 归 ,竟是人不如鸦了,岂不可怜可悯可哀可叹?需要说明的是, 这种物与人之间的 反衬法 ,在古诗词中早就层出不穷了。仅与本篇用意相似的例证, 便可以随手举出许多。如《诗 王风 君子于役》: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菩萨蛮》词: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宋人贺铸《夜捣衣》词: 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所谓 羊牛下来 、 宿鸟归飞 、 雁南归 云云,言外之意都是说 人未归来 。不过这些作品均属于 代言体 ,是从思妇 也就是太太们的角度去说的。至于像本篇那样以游子的身分,用 第一人称口吻直接抒发思归心绪的, 则先前也有宋人蒋捷的 《贺新郎兵后寓吴》词: 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因

文档评论(0)

182****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