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夜入瞿唐峡》全诗赏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居易《夜入瞿唐峡》全诗赏析 夜入瞿唐峡 白居易 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 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赏析: 《夜入瞿唐峡》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是元和十四年( 819 白居易自江州司马调任忠州刺史,三月经过瞿唐峡(即瞿塘峡)时所作。此诗通  年) 过描述瞿塘峡之奇险, 抒发作者内心的哀愁。 全诗用新颖的比喻创造出崭新的意象。 大凡诗词 抒情状物,或含蓄,或直率。含蓄的结同耐人回味。但当诗人感情非常激动时,就会喷薄而出,一泻无余,不会再用含蓄手法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描述瞿塘之险与抒发内心的哀愁, 都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堪称为典型的风格直率的作品。 重庆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两岸,重岩叠嶂,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是其中最险要者。 《太平寰宇记·夔州》:“瞿塘峡在州东一里,古西陵峡也。连岸千丈,奔流电激,舟人为之恐惧。”如此危险的地方,晚上行走艰险程度可想而知。因而此诗首二句直率地感叹道:“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 从诗人那沉重的感叹中, 读者也会受到感染, 想像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旅行, 为航行的小舟担忧。 三、四句“岸似双屏合, 天如匹练开”十分形象地揭示瞿塘峡的奇险。 因为水流夹在两山中间, 从舟中向上望去, 两岸如屏风合在一起, 偌大的天空仅能看到一条白练,一“开”一“合”,两个动词用得极其精警、传神。 《水经注·江水》载:“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足见诗人所言不虚。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性命在此被 无情的江水吞噬。 因此过往行人有“船不发声, 飨荐神庙”的迷信习俗。 此时的诗人奔波于贬官的途中, 政治抱负远未施展, 心中本有无限的愁绪, 又遇到如此险要的鬼门关,身涉险途,又遇逆风惊浪,前途命运实在难以预卜,所以诗的最 后,发出了“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的感慨。因景生情,恰切地反映出诗人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心情。 比喻新颖也是这首小诗的一个特点。 以屏风、匹练喻山峡之险狭,已颇警拔,而诗人更即景设譬,以滟滪堆之高,喻自己愁绪之多,真可谓妙手天成。前人喻愁,多用水。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居易却能匠心独运,跳出窠臼,创造出喻愁的崭新意象。

文档评论(0)

18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