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过冷奥氏体转变图
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
一、TTT的测定
(Temperature — Time - Transformation )
测定方法
金相法: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转变产物具有不同的形貌 硬度法:与金相法配合使用
磁性法:奥氏体一顺次性,转变产物一居里值以下为铁磁性 电阻法:电阻与晶体缺陷浓度有关,测定开始线十分有效 膨胀法:奥氏体比容最小
后三种方法一般采用比较法分析 Ar
Z r
i 一 f
=■
1 T
A
L
-
H.
一
J
k
■■
■
rl
罪1
零 f-M __i—hi
2 3 5 7 5 7 1- 2 2 2 3 4 a
OQ0OOO匕 goooo
9 8 7 6 5 4 3
0快盛
or
图5-1业、共析碳钢的
金相法简介
任部分或全部转变,再急冷,过冷奥氏体在某一温度下等温一段时间,使 使未转变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任部分或全部转变,再急冷,
试样:①10-15mm a 1.5mm加热及等温均在盐浴中进行。
奥氏体化温度 保温15分钟 2%、5% 98% 迅速淬入盐水
二、 典型TTT曲线分析
先分析转变开始线,珠光体/贝氏体转变开始和终了线,Ms线。
三、 TTT曲线的类型
o O o O 5 3 263o Q o O o o O 6 4 2
o O o O 5 3 263
o Q o O o o O 6 4 2
霸
O
30
00
5
30
100
A——两组C曲线完全重迭(业共析碳钢、含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Cu Si、 1.5%MM勺合金钢)
B——两组C曲线部分重迭,但2个鼻子时间基本相同(不常见),如37CrSi
C——同上,但两组C曲线鼻子对应的时间有差异。GCr15 9Cr、9C「2、CrMn.
CrW CrWMInP 的时间短);20Cr、40Cr、12C「2Ni4、40CrNi、35CrMo 40CrMn(B 的时间短)(含少量碳化物形成元素)
D——两组C曲线完全分离,P明显右移。45Cr、40C「2Ni4、35CrNi3Mo5CrNiMo 5CrNiMoU 3C「2W
E—— B 明显右移。
SMoV Cs, Cr12MoV W8C「4
F——两组 C曲线强烈右移,0C?MSC,室温以上只有碳化物析出线
4Cri4Nii4WMo
四、TTT曲线的影响因素
成分影响
业共析钢:C咧,右移。
过共析钢:c%L左移。
共析钢:C曲线最靠右,A,最稳定,但易粗化。
Me(Co Al以外)均使C曲线右移:
非(或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Co Ni、Mn Si、Cu及B,使C曲线右移但不 分离,Si使鼻子温度上移,其它使之下移。
碳化物形成元素Cr、Mo W V、Ti、Nb, Me%,两组C曲线逐渐分离,使 珠光体的鼻子温度上升,而使贝氏体的鼻子温度下降, Cr、Mn使贝氏体转变线 强烈右移,而Mo微量B则使珠光体线强烈右移。
加热条件
温度升高,时间延长,A晶粒粗化,成分均匀,有利丁先共析 F、K的溶解,
N』,增加A稳定性,C曲线右移。
塑性变形
P缺,而改变新旧相之间的位向关系,故需作具体分析。
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
一、 CCTS的测定
一般用快速膨胀仪,样品尺寸①8X 12mm
二、 典型CCTffl的分析
三、 CCTS特点分析
与TTT图类似,三种转变曲线可能同 时存在,也可能不完出现,或相互重迭或 分离。
1 .共析、过共析钢的CCTffl上不出现B体相变
主要由丁 C临,B体相变需要扩散高者的C原子量多,相变速度太慢,从而 在实际冷却条件下,难以实现相变对成分的要求。
此外,母相C福,导致切变阻力增大,难以实现按切变机制实现点阵改组 的模式。
2. Ms线性曲折
F先析出,B相变,使之向下曲折(Ms下
降)(使A的C咧)。 图5-3
部分P相变,使A的C列,Msf , 向上曲折。
3 .转变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完成,往往获得混 合组织
四、CC册线相对丁 TTT图向右下移动
五、存在临界冷却速度(Vc)
第三节 钢的临界淬火速度 Vc
、用TTT图估算临界冷却速度
1.孕育期消耗
T1, T2, T3: , Tn
All, A 丁2, Al3,…,A Tn
相对消耗量‘…/ 1, 2/ 2技「n/ n
冷到Tn,消耗量
Ip(Tn) = l/ 1 2/ 2 . HI n/ n
*、/ n ??2/?n M ?、/?□ =1
在连冷过程中,冷却到Tn,孕育期尚未消耗完, 故相变尚未开始,必须延长时间到 写,使Ip(T「)=1 ,
相变才能开始,故CCT>丁 TTT右下方
一 、n f
Ip(Tn) = lim_ —n—■L-—0 i * i
Tn d
A而
Tnd /dT ai (T)
dT
冷速 a =dT/di,则 |p(Tn)=【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