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痰浊瘀血与脑血管疾病
III
III
(Keywo rd s) ph 1 e g m; bloodstas i s ; a p o p 1 ex ia;hypertens i o n 脑血管病 为目前发病率高,且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 其产生与众多因素相关。痰湿是人体津液代 谢异常的病理产物,瘀血乃血液运行失常的 病理产物,痰浊与瘀血作用于机体而为致病 因素。二者在病理上相互为用,密切相关, 均可导致气机升降异常。而气滞又可致痰湿 内阻或血行不畅,脉络瘀阻,经络不畅,阻 滞脑络,引起脑血管病发生。因而痰浊瘀血 是脑血管病的主要病机之一。笔者从痰浊瘀 血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加深对 脑血管病的认识。
1瘀血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1 . 1瘀血与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为脑血管损害、缺血性心脏病 和动脉硬化最主要的因素,中医多从肝阳上 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中阻等论治,
血瘀证可为高血压病的独立证型或兼证。
1.1.1血瘀为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
之一导致高血压病的病因虽不同,但病变中 均有血瘀病机。痰湿内停则壅遏气机,而气 滞血瘀;情志过极,肝阳上亢,气机失调而 致血瘀证;或阴虚生热,灼血为瘀;阳虚不 能温煦,气化失运,无力鼓动血脉运行而血 行不畅。阴阳失调和气血逆乱是高血压病发 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主要环节。调查发现, 瘀血的形成不仅贯穿于高血压病的整个病 变过程中,也是高血压病产生并发症的重要 因素。
1.1.2血瘀与高血压病现代理化指 标的关系高血压病血瘀证与微循环障碍、血 液流变学改变、血小板活化、动脉硬化等多 种因素有关[1 ]。临床研究发现,严重者 伴血管并发症者表现黏度增加,血栓形成率 增高,血栓降解率降低;血小板功能出现异 常,表现为血小板的聚集、黏附活性增高; 患者TXA-PG I平衡失调,血浆T X B 显著高于正常人,6一酮一PGF则低于正 常人等。在高血压病理状态下,导致内皮细 胞分泌的舒缩血管因子平衡失调,血管舒张 因子N0的合成减少或受损,而收缩因子E T- 1合成增加。
3活血化瘀是高血压病的重要 治法在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中,血瘀证可作 为主证或作为兼证而存在,因此应该在辨证 论治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活血化瘀法,如平 肝潜阳、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滋肾养肝、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补肾填精、育阴助阳、活血化瘀。目前临床 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 的疗效,但在预防或治疗高血压病并发证、 逆转靶器官损伤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待 于进一步研究[2 ]o
. 2瘀血与脑血管病
中风发病的原因,大多概括为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等。现代医 学则概括为出血中风、缺血中风和混合中风。 而临床观察,中风发病的病机核心为气血逆 乱,血瘀为其病变关键之一。
1血瘀生风是各种内风病证的 基本病机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当瘀血阻塞经络,筋脉失养,则产生内风。 血瘀生风的根本病机在于血液阻滞,阻塞脉 络,使筋脉失养,挛急刚劲。热极生风是火 热亢盛,迫血妄行,使血液成“离经之血”, 或热盛伤阴耗气,形成瘀血,使筋脉失养, 风气内动。可见,“瘀血”为肝阳化风、热 极生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的根本病机, 其病理过程是气血逆乱,运行不畅,瘀血内 生,使筋脉失养,终致风气内动,故中风病 本质是血瘀。
1.2.2中风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 均贯穿血瘀证中风病发病的核心在于瘀血 阻滞,血脉不畅,气血逆乱,不能充养脑髓, 而血瘀证贯穿于中风病整个临床过程。中风 先兆期,瘀血阻滞脉络出现肢体麻木、舌强 语客;脑络失养而出现眩晕、耳鸣、健忘、 舌质晦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沉涩。中风急 性期,因气血逆乱,闭阻经脉,若风火痰瘀 阻滞脉络,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骞 涩。中风后遗症可见半身不遂、舌强语客或 舌痿,则又系瘀阻经脉的明征。
3血瘀与各种中风病的相关性
无论是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还是混合性 中风,血瘀为病变关键。缺血性中风包括短 其病理特点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使管腔变窄或闭塞,脑缺血、缺氧、坏死而 出现中风之证。出血中风包括高血压性脑出 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发病与动脉粥样硬 化、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密切相关。
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等。
脑血管破裂,血液溢于脉外,流入脑实质内 形成血肿为病理特点,属中医“血瘀”。故 出血性中风发病前后与血瘀相关。血瘀既是 出血或缺血的结果,又是出血或缺血的根本 病因所在,为各种中风发病必然途径。
1.2.4中风的根本治疗大法是活血 化瘀有研究证明,脑出血急性期使用活血化 瘀药,可减轻脑血肿的形成,加速血肿的吸 收、消散,防止再出血,终止和延缓脑出血 急性期病理发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