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态度
近代以来,对章太炎先生的评论和争辩 就不绝于耳,上个世纪 80年代,一度出现 了章太炎研究热。多少年来,人们对太炎先 生褒贬不一,仁智各见。对太炎先生的政治 之途给予批评甚多,对其文化上的指责也颇 有声势。批评的靶子主要集中在两点:政治 上否定“代议制”和主张“联省自治”; 文
化上主张所谓保存“国粹”, 是为消极保守。 由于篇幅限制,笔者意欲从政治制度、政治 思想及政治理论方面入手,来考察太炎先生 在战争频仍、政治动荡、经济凋敝、文化混 乱的近代,是如何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化, 同时又是如何守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 众所周知,太炎先生曾“以大勋章作扇坠, 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 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 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 鲁讯将此无畏精神和英勇行为赞为“先哲 的精神,后生的楷模”,今天读来依然令人 荡气回肠、热血沸腾。[1]炎先生从幼年便 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刚懂事起,民族主义和 爱国情怀便在其幼小心底扎下了根。随着近 代中国的历史不断演变, 章太炎的政治言论 及行为也相应变化,但其爱国主义、民族主 义、民本主义的精神和理想没有改变;他守 护传统文化的决心没有改变。早年从当时名 儒俞中越习经学,虽然是经学小学姣姣者,但 太炎先生“遭世衰微,不忘经国,寻求政术, 历览前史”而走上政治舞台[2]。此后,在 中国近代史历次重大政治斗争或政治运动 中,太炎先生在其有生之年几乎都是积极投 身其中,并提出许多政治主张和见解,而这 些主张和见解大多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 一定影响。其中影响最大者如俱分进化 论”、“齐物论释”、“宗教论”、“代议 制然否论”、“革命道德论”及“联省自治” 论等。这些主张和见解所阐述的重心不一, 科学合理性还有继续探讨的必要,但它们都 有一个明显不变的特征: 都是在参照西学的 基础上,吸收西学中的他以为合理的思想理 论,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创造性的结 合的产物,即对待西学的态度和方法是,学 习与改造相结合;对待传统文化则是,守护 与发展相统一。新晨范文网“章太炎先生是 近百年来的思想家、革命家,在国学方面, 无论经史辞章,声韵文字,也都是卓然足以 成家。[3]以说章太炎先生最有资格作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最为恰当的中国传统 文化的见证者。长久以来,一说到传统文化, 人们便总是想到孔孟、宋明儒学------其实, 儒学只是广博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 分或者为主要一部分。 太炎先生对中国思想 史上的儒、释、道三家及其他先秦诸子百家 的思想再到六朝、唐、宋、明、清各家思想 均有深刻研究和理性评判;在文、史、哲、 经、政诸方面都自成一家之言。因此,“国 学大师”的称号与太炎先生确是名副其实、 无丝毫溢美之意。然而作为传统思想的代表 人物,大师的思想是开放而非闭塞的、流动 而非静止的、革新而非泥古的、创新而非守 旧的。不仅仅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
“博大而平实”、“不偏尊一家,轻立门 户”,终成一代国学大师;同时在对西学的
态度上也是如此。太炎先生对于西学的研究 范围极其广大,“在古代则谈及西腊爱利亚 学派、斯多葛学派,以及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近代则举凡康德、 费西特、黑格尔、叔本华、谢林、泥采、培 根、休谟、贝克莱、洛克、莱布泥兹、穆勒、 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笛加尔,以及斯 宾诺沙等人的著作,几乎无不称引。” [4]
学习西学并非倒囹吞枣,亦不全盘吸收,而 是对西学进行理性的批判改造, 并与中国传
统文化形成创造性的结合。在 20世纪的上 半叶,在中国近代多边的政治及文化舞台上, 频频出现具有明显章氏烙印的政治文化新 主张、新理论。西方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态 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_T 1939-2024 医疗器械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 重组C因子法.docx VIP
- (正式版)B 5908-2005 石油储罐阻火器.docx VIP
- 妇幼保健服务转介流程及实施.docx VIP
- [学前教育学试卷.doc VIP
- 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五项检测登记本.doc VIP
- 青少年网瘾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的任务书.docx VIP
- 53425计算机科学概论原书dale.pptx VIP
- 专题05 修辞与描写和说明方法-2022-2023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专项提升(部编).docx VIP
- 医疗考试结构化面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社会学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