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奈 达 功 能 对 等 理 论 讲 义
埃米尔里厄()于 1953 年提出了对等原则,尤金奈达( Eugene 1914)以此原则为基础,将其不断发展。奈达于上世纪 60 年代初首先提出了 “形式对等”理论
尤金 1943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 后长期担任美国圣经协会翻译部的执行秘书,主持翻译部工作,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尤金先后访问过 90 个国家和地区,并着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 40 多部书,比较着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 、《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 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
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着名的“动态对等”翻
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 “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
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 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 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词汇对等; 2. 句法对等; 3. 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 “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二十世纪下半叶, 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工业与科技的高度发展, 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产生的文化碰撞愈加激烈,翻译理论在文化碰撞的
火花中蓬勃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而现代语言学的引入使翻译成为了基于符号学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白之与《牡丹亭》
白之( Cyril Birch 1925) 是美籍英裔着名的汉学家, 1960年至 1991 年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翻译的《牡丹亭》是这部戏曲最早的完整英译本。
该译本一经出版立即得到西方汉学界的广泛认可, 1981 年被评为美国杰出学术着作, 并成为多所高校东亚古典文学的必修课程。 白之曾说,翻译不是刺激和折磨,翻译是一种目标严肃、有意为之的冒险,是在创造性和准确性之
间达到微妙平衡的过程。白之的该译本以忠实原文为目的,尽可能的保留源语中隐喻中的意象, 不去破坏源语的美感和异国独特的风味。功能对等理论在《牡丹亭》英译本中应用的赏析
依照奈达的理论,翻译应注重功能对等而不求形式对等。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他提出了改变语言形式的 5 个条件:
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外来词造成的词义空缺;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意义晦涩;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歧义;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文体错误。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
例1:原文:“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第十出惊梦)
译文:“ perplexed to find that my mirror
stealing its half-glance at my hair
has thrown these gleaming clouds
into alarmed disarray”.()
原文中的“菱花”指的是镜子,古时候用的是铜镜,背面一
般都有菱花花纹,又称菱花镜,也经常用“菱花”一词来代替镜子。“彩云”指的发卷,是一种比较形象的比喻。如果直译为“花”和“云”就传递了错误的意义。译文中白之将“菱花”译为
“mirror ”,而对于“彩云”一词的处理更为巧妙,如果仅仅译为“hair”则略显平淡,译者采用直译加喻义的方法,在后文中补充“ gleaming clouds”,不仅没有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而且保持了原文的美感,并能给予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
外来词造成的词义空缺
例2:原文:“一径落花随水入,今朝阮肇到天台。”(第十出惊梦)
译文:“ Tracing my path by petals borne on stream, I find the Peach Blossom Source of my desire”.()
阮肇是出自《搜神记》的一个人物,故事讲的是阮肇在桃源洞遇到仙女并与其结为夫妇。译者没有直译人命而是引入
了传说发生的地点———桃源洞( Peach Blossom Source),“ I find
the Peach Blossom Source of my desire”意在表达主人公的境遇
与传说中的人物相似。除此之外,译者在该句的注解中提到陶
渊明的“桃花源”和“香格里拉( Shangri-la)”,这三个故事比较
相似,而“香格里拉”则更为西方人所熟知,这样读者能更好的
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境。
小结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包含了意义, 风格和读者反应三个
方面,他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所以评价翻译质量的优
劣,必须以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为标准,力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