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好老师征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身边的好老师征文 我身边的好老师征文 我的启蒙老师—— ** 大爷于今年清明后不久去逝了。 我回想起 ** 老师从前教我们时的音容笑貌, 不知不觉中生发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总想拿起笔写出来, 以表达我的哀思。 老师和我们同一个村子, 而且是同姓。 按辈份我应称呼其为大伯, 但我们这里把大伯呼作大爷。 在我入学前并没有见过, 因为他那时是公办教师, 家里没 有自留地,一直住在学校。学校离我们村不足二里路。两排房子,多是草房。那 时 ** 老师住着两小间草房,当门一间隔作南北两半, 近门靠西墙是泥巴垒的灶台, 靠东墙则放着一张案板;而那北面的半间大约是其儿子的卧室。里面一间是 ** 老师的卧室兼办公室。听大人说,师母早年去世,留下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已送亲戚;小的是男孩儿正在上学。 我应该是 ** 年初入学。刚过正月十五, 春寒料峭。我穿着一件红色洒花小大衣,和同村的孩子一起,随着一位家长去报名了。出村向南约一里地,翻过一道水湾沟,再走上半里多路, 就到学校了。 我们走过学校围墙东侧一棵异常高大的柳树下,来到了校园南面的正门。 同来的家长领着我们去报名了。 其时我是第一次见到 ** 大爷,他那时大约四十岁,坐在那里,偏梳的头发,围着一条浅灰色的围巾。人很高大。一边鬓角之下,有一块很显眼的疮疤。他的门牙挺长,见到人总是一副和善微笑的样子。那位家长和 ** 老师说着话,一一给我们报了名。 从此我便跟随 ** 老师上学了。 那时学生的学名皆由老师来起的, 这样,一位语文老师就要为几十个学生起名字。 开学前几天, 老师是要一一点名的, 这样便于老师把名字与学生对上号。 可是一连几天, ** 老师也没有为我取好名儿。 直到一周后,他才为我选定了现在的名字。可想那时他是很费了一番脑筋的。 那时的学生是没有课桌的, 学生趴在木板上。 那木板约半寸厚, 两头钉上小木条作横梁, 以防裂开。两端用泥墩支起, 人若坐在木板中间竟可一颠一颠地上下簸动,甚是好玩。这木板叫号板。那时我们趴的是较短的一种,排在两边,中间是走道。每一张号板趴四人或五人。 老师是教语文的。 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 ** 老师便一手端着木制方形粉笔盒,一手拿着课本和教鞭走来了。 当走近教室时他就会紧走几步蹬上讲台, 步伐矫健有力,显得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他把教具放下,然后面向黑板上方的毛 主席画像站定,口里严肃而大声地说:“起立!向伟大领袖毛主席致敬!”说着自已深深地鞠上一躬,我们也跟着弯腰鞠躬。然后坐下开始学习。 我记忆最清的是 ** 老师教我们汉语拼音。他把字母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 然后用教鞭指着一遍又一遍地领读。 他的声音柔缓而洪亮, 那样专注,脸上完全没有了平日的微笑。我们背着小手,挺直地坐着,一遍遍地齐声跟读。 老师是四乡公认的好老师, 他的态度是那样和蔼, 面容是那样慈祥, 对学生是那样关心。在那时,我们写作业用的铅笔都是由 ** 老师削好的。每次写字前,他把事先削好的铅笔一一发给我们, 下课时再一一收回; 他利用课余时间一支支地为我们削好,下次再发。就这样他每天都要花上好长时间为我们削笔。 那一年的冬天,下了大雪,天气非常寒冷。有一次,临上学时,父亲告诉我放学时他来学校接我, 于是到中午放学时, 我就真的在教室里等父亲了。 ** 老师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看到我和一个学生没有走, 就把我们领到他的家里, 说天气冷,做面条给我们吃。他放下手里的教具, 马上挽起袖子开始和面了——和了挺大的一块面。 和好后就用擀杖擀了起来。 他本来身材高大, 案板又矮,所以他擀面时必须深深地弯下腰去。他先把面团擀成面饼,再一次次地把面饼卷在擀杖上,滚动,展开,然后再卷起,再滚动,再展开,就这样在一次次地重复中面皮越来越大,最后覆盖了整个案板。这时他才直了直腰,露出了一脸的轻松。 恰在此时,我的父亲来到学校接我了。 ** 老师执意要我住下,说:“你看我擀这么多面条, 我自己一个人几天才能吃完?”但父亲不愿叨扰 ** 老师,硬是把我带走了。 现在 ** 老师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但我们师生共处的那些日子却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文档评论(0)

137****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