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古城空间形态浅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雷州古城空间形态浅析 摘要:近年来对雷州古城的保护一直在有序的进行,并且取得 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作为雷州半岛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 作为中国古代山水城市建设、空间环境塑造的特例,雷州古城特殊 的历史价值依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以史料研究为基础将古 城的城市空间形态以分析,为雷州古城今后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 索。 关键词:雷州演变空间形态古城保护 一、研究现状 1.1古城概况 雷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我国雷州半岛中部。东临南海, 西濒北部 湾,北接遂溪县与麻章区,南接徐闻县。两千多年来,雷城一直是 历代州郡之治的所在地,是雷州半岛的政治、文化、商贸的中心。 1994年,雷州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由于民 国时期的战乱,近代城市建设对雷州城古城肌理产生了相当程度的 破坏,城市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虽然近年来雷州古城的保护和发 展一直在有序的进行,并且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其特殊价 值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1.2文献史料与研究要点 关于雷州的记载,有官方修篡的《雷州县志》 《海康县志》等,历 史地理文献,亦有苏轼、秦观、寇准、文天祥等历代政客文人描写 雷州地景风貌与亭台楼榭的诗词歌赋;有散布于雷州古城遗迹内为 数众多的历代碑林与石刻,记录着古建筑的始建年代、建造目的、 使用功能、营建过程、设计施工者等趣闻典故;亦有近年出版的《历 史文化名城雷州》等人文科普书籍和导游读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 展,根据开发粤西南部资源及对历史文化名城遗产资源进行保护的 需要,雷州市出台了《雷州城市总体规划》。 图1清代雷州城地图(清嘉庆版《雷州府志》) 1.3分析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首先依据文献对雷州历史上的天文学家、道家、风水人物对 城市规划、空间营造的影响的记载,揭示雷州古城的规划理念,进 而明确指出各历史阶段城市建设的特点;然后根据城市中不同功能 的设施分布状况,分析判断古城空间的职能分区特征。 二、古城的空间构成与分析 古城雷州的建城史可大致划分为 3个大规模的 营建时期:历史上雷州为百越之地,肇始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先 秦时,雷州是越、楚的势力范围。直到唐代为止,作为军事要地, 古城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扩建,这是城镇形成及初步发展时期。宋代 到明代是古城大规模建设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古城基本格局形 成,城市地位也得到了奠定。清代和民国时期,古城得到了大规模 的修葺扩建,保持了宋明格局,增其旧制,辟其规模,这是古城近 现代城市基本格局发展及奠定期(见图 1)。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各时期雷州古城的规划、 营建特点进行分 析: 2.1城市选址 城市平面展开形状以及其空间形态和它所处于的自然地理条件有 直接的关系。回顾城市发展的历史,在人为力量还不足以改变自然 的农耕时代,城市的发生与发展和其所依附的自然山水紧密结合在 一起,自然山水的形态造就并限定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形态。雷州古 城位于雷州半岛中部,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 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楚豁楼”,以表其界,这是雷州半岛现存 最早的古城记载。 古城以北面的英岭山和东、南、西三面环绕的南渡河为第一道防线 (天然防线),城墙为第二道防线(人工防线),这体现了古代城市“设 险防卫”的建城原则;其次,商代出现了 “中央”的概念,《荀子?大 略篇》中:“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儒家思想的“择中观”也 是选址于雷州的主要原因。 2.2街巷布局与街区特征 在城市中心以东西、南北“十”字形交叉的大街为主干,沿东西方 向展开,呈棋盘式方格网布局。街道南北长而宽,东西短而窄。大 街直,小巷曲,大小相连,路路皆通。明、清年间对古城的修葺和 扩建保持了宋代格局。水运的畅通促进了商贸的往来、文化的交流、 宗教的传播,使城内街巷逐渐组成了不同特色的区域:南洋风格骑 楼街区(包括二桥街、曲街、南亭街、龙舌街、镇中东街、镇中西 街、广朝南街)、明清历史建筑区(夏江巷、关部街、十三行街)、 古民居生活文化区(柳絮西巷、柳絮东巷、马草街、大新街、苏楼 巷、伏波巷、夏河里、灵山里、犁头插巷)。 2.3公共设施的分布 自建制以来,雷州一直是郡、道、州、府的治所,衙署林立,商贾 云集,会馆众多,寺塔遍布。建筑的选址、风格与功能奠定了城市 空间景观的独特格局。 2.3.1行政设施 作为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国的古代城市大到都城,小至县镇,无不 将官厅衙署设置在城市的中心。唐宋以来,历代知府衙门等行政机 关,火药局等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投资兴建的县城隍、府学宫、浚 元书院、雷阳书院等均遍布于城中显要位置。 2.3.2祭祀设施。 古人对大自然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对事 图2雷祖祠拜殿(董昊昱摄,2010) 物的规律性变化进行观察、总结,以及对事物的祭祀、崇拜上。天 后宫位于雷州城南之夏江,始建于宋,重修于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