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拟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拟人和拟物。
一、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用表现人的特性的词语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变成人。
例如:
1)湖水愈发温柔,愈发安详了--它静静地平躺着,安然地享受着晨雾徐徐的、轻柔的爱抚,那神态,真好像母亲怀中含乳憨睡的婴儿呢。 (斯妤<<北海的早晨>>)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老舍《济南的冬天》 )( 3)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
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
二、拟物
拟物就是把 “人 ”当作 “物 ”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翅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例如:
4)我到了自家的房外, 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
5)坦克后面, “老虎团 ”的士兵嗷叫着冲了过来。 (谢雪畴《 “老虎团 ”的结局》)
6)还有一问,是: “公理 ”几块钱一斤?(鲁迅《 “公理 ”之所在》)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手法。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做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叫做比喻词,常见的有 “如”、 “像 ”、 “好像 ”、 “仿佛 ”“成”“变成 ”等。例如:
1)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宗璞 紫藤萝瀑布)
其中本体是 “每一朵盛开的花 ”,喻体是 “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比喻词是 “像 ”。比喻一般有三种格式:
一、明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 用 “像”“好像 ”“如”“如同 ”“似”“仿佛 ”“好比 ”“一般 ”“像--一
.*
样”“像--似的 ”“如同--一般 ”等比喻词连接的的比喻。如:
2)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
3)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紫藤萝瀑布》)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
4)他好像刚刚还在这里。 (表示猜测)
5)小赵长得就像高仓健。 (表示比较)二、暗喻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 “成 ”“变成 ”“是”“就是 ”“成为 ”“等于 ”等比喻词连接的比喻。如:
6)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夏衍《包身工》)
7)尾巴是道地的舵; 脚就是宽阔的浆; 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 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布封《天鹅》)
8)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 “清国留学生 ”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 “富士山 ”。(鲁迅《藤野先生》 )
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打比方,所以不一定是比喻句。如: (9)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 ( “黑夜 ”和“白天 ”是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三、借喻
指的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的比喻。如:
10)教师不光要把 “一桶水 ”指给学生看,更要把学生引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渺无际的海边去。
11)难道我们能容忍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肌体吗?
1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鲁迅《故
乡》)
比喻一般有以上三种格式,几个比喻连用称为博喻。如:
( 1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14)(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郁达夫《故都的秋》)
比 和比 然是两种党 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就会一目了然。
什么叫借 ,暗 ?
.*
比 和比 的区 ?
比 和比 ,都是加 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 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
材中 : “比 重在 ‘ ’、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 ,甲乙两物有主有从 ;比 重在 ,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 ,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 , 然一体 . 是一种概括性的区 原 ,如果教 照本宣科,不 初中学生不易理解,就是高中学生也怕 于接受 .我以 必 作 —步的全体 。
(一 )比 与比 的性 不同、 作用不同 .比 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 ‘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 相似点使本体同 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