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避税筹划(ppt 158).ppt

  1. 1、本文档共1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5、消费税、营业税纳税筹划案例点评——让纳税义务适时发生 四川省成都市甲单位采用预收款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给乙单位,合计转让收入100万元。1999年7月12日,甲单位收到乙单位支付的预收款40万元。1999年10月18日,甲单位又收到乙单位支付的预收款20万元。1999年11月21日,甲单位与乙单位结算,甲单位开具销售发票,共计价款100万元,但乙单位由于特殊情况尚有40万元尚未支付给甲单位。由于甲单位是采用预收款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因此,第一笔收入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第一次收到预收款的当天,即为1999年7月12日;第二笔收入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999年10月18日。由于税法中还规定了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人款凭据的当天,因此第三笔收入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1999年11月21日。   7月份应纳营业税为:40万元×5%=2万元 ????????10月份应纳营业税为:20万元×5%=1万元 ????????11月份应纳营业税为(100-40-20)万元×5%=2万元 ????????1999年11月份甲乙双方结算后,尽管甲单位尚有40万元价款未收到,但由于此项收入已经结算,取得了索取营业收入的凭证,因此计税时并未将此40万元从甲方营业额中扣除。甲单位不得不在尚未收到价款时,就先行缴纳2万元的营业税,从而增加了自身的税收负担。   从纳税筹划角度来讲,甲单位在尚未收到全部价款时,不应与乙单位进行结算。   这样只有在乙单位支付20万预收款后,甲单位在收到预收款的当天,才发生纳税义务,避免了提前负担税赋的不利情况。 分析   《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对一些具体项目有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规定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时采用的预收款方式,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这样规定是因为纳税人经常采用预收款(含定金)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为了保证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加强税收征管,在1994年税改中,把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作了特殊规定,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的确堵塞了房地产业中的税收漏洞,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对于采用预收款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单位,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是以纳税人收到的与转让土地使用权有关的款项(如预收款、结算时收到的价款等)作为营业税计算缴纳依据,而不一定是只要纳税义务一发生,就要全额计税。但对转让方结算时应收的,而受托方拖欠的价款,根据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定的基本规定,应在结算时纳税。因此,当甲单位和乙单位结算后,在甲单位尚未收到乙单位支付的价款时,甲单位就必须承担纳税义务,只要甲单位采取筹划措施,在收到乙单位支付的价款之前,不进行结算,就可避免过早承担纳税义务。   点评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行为,履行纳税义务的时间。它不同于纳税期限,后者是指税收征收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所确定的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计算应纳税款的期限。   《营业税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了纳税人应在何时发生纳税义务,即只要具备了下面两个条件中的一个,纳税义务即告发生:一是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的当天;二是纳税人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的凭据的当天。   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还制定了一些特殊规定,如上述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对转让无形资产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特殊规定。因此,纳税人在对营业税进行筹划时,不仅可以从营业额方面进行考虑,也可以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方面进行考虑,在税法允许的范围之内,尽量推迟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通过时间上的延迟,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从而降低了税收负担。 36、其他纳税筹划案例点评——预提所得税的筹划? 案例?   甲国国内税法规定,对其从境内汇出股息等须征收20%的预提税,乙国国内税法对同类所得规定的预提税率为30%,甲国和乙国子某年签订税收条约,规定发生在签约国的同类所得只征收5%的预提税,以协调甲、乙两国政府的税收利益关系。某跨国公司A总机构设在丙国,其拥有甲国B公司50%的股份。B公司当年所得税后利润为100万美元,则须支付A公司一定的股息,股息在汇出之前须交纳20%的预提税。为了减轻税负,跨国公司A在乙国租用一个邮筒,地址显示A居住地为乙国。根据甲、乙两国的税收条款,对于B公司从甲国汇给A公司的股息并非按一般预提税税率20%征收,而是按条约限制税率5%来计算应纳税额,税负大大减轻。   分析   此例中,A公司采用租用邮筒的方式冒充乙国居民,滥用甲、乙两国之间的税收条约,使B公司逃避了一定的税款。由于A公司的总机构设在丙国,按照A公司真实的居民身份,其应为丙国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