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基本知识文库:傅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傅奕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傅奕”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傅奕 【生卒】:555—639【介绍】: 唐初学者,自然科学家,无神论者。 相州邺(今河南省安阳县)人。尤晓天文历数。 隋开皇(581—600)中,以仪曹事汉王谅。谅举兵,傅氏以灾异劝。 及谅败,由是免诛,徙扶风。唐高祖时为扶风太守,深礼之。 唐开国后,召拜太史丞,又迁太史令。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 置参旗,井等十二军之号,亦其所定。武德三年(620)进《漏刻新法》遂行于时。 七年,上疏清除佛教,高祖将从之,恰逢传位而止。后太宗亦重之。 傅氏一生力排道佛,“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 虽究阴阳术数之书,而未之信”。 他认为,“周孔《六经》之说,是为名教宜习之”,“虽善数,然尝自言其学不可以传。” 傅奕站在儒家立场反对道教和佛教,由反道反佛而消极对待阴阳术数之学。 他的人学思想,竭力强调人自身的作用,强调世俗所为对人之遭遇的作用。 他批评佛教是“追既往之罪,虚视将来之福”。 布施一钱,希万倍之报;持斋一日,冀百日之粮。 其结果是,愚迷之徒,不惧科禁,轻犯宪章,至狱中方乃礼佛,规免其罪。 然而,在傅氏看来,“生死寿夭,由于自然”,刑德威福,关之人主。 愚僧矫作,乃谓贫富贵贱,由于功业所招,皆出由佛,这是妄图窃取人主之权,擅断造化之力。 这对于民生和政治的危害是极大的。 傅奕以自然主义的观点解释人的贫富贵贱,是南北朝以来反佛思潮的继续。 傅奕曾注《老子》,亦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而为《高识传》十卷,行于当时,今已佚。 今存者有《本传》中的《上疏请除佛教文》和《全唐文》中辑录的上疏杂说等。 (1)生死寿夭出于自然 傅奕是唐初的反佛代表人物。 他反佛的言论十分激烈,但理论深度不够。 他针对佛教的轮回转世之说,提出“生死寿夭,出于自然”的命题。 他认为,佛教的生死轮回、脱胎转世的说法是骗人的,佛教“演其妖书,述其邪法,伪启三涂,谬张六道”,实际上是为了“恐吓愚夫,诈欺庸品”。 所谓“三涂”,即佛家所谓三恶道:一是火涂,地狱道猛火所烧之处;二是血涂,畜生道互相噉食之处;三是刀涂,饿鬼道被刀剑等逼迫之处。 “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条道涂,佛教认为此六道是众生轮回转世的必经之路,众生各以其业因而趋向之,故又名“六趣”。 傅奕认为,佛教的这些说法都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因为在他看来,“生死寿夭,出于自然,刑德威福,关之人主”。 人的生死寿夭并不神秘,它不是由“业因”造成,而是自然现象;刑德威福,贫富贵贱也非决定于上天与佛祖,而是由于人自身的努力。 傅奕的这一思想,虽然没有展开,但在唐初佛教盛行的情况下,对于佛教所宣扬的生死轮回,脱胎转世的宗教有神论是一次冲击,对唐代中后期的反佛斗争产生重要影响。 (2)上疏论除释教 傅奕是唐初反佛主将,屡次上疏,清除释教,痛斥佛教之害凡十一条。 他认为佛教是“文饰店妖幻之教”,对国家、人民有大害而无一利。 佛教“削发而揖君亲”,故使人不忠不孝;“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税;“演其妖书,述其邪法”,恐吓愚夫;“布施钱财”,希万倍之报;“妄术功德,不惮科禁”,故轻犯宪章;“窃人主之权,擅造化之力”,故为害政道;“僧尼徒众,糜损国家,寺塔奢侈,虚费金帛”;“附会宰相,依讬妃主”,谗毁谤;“削剥民财,割截国贮”;“舍亲逐财,畏壮慢老,重富强而轻贫弱,爱少美而贱耆年”;“以幻惑而作艺能,以矫诳而为宗旨”。 他认为佛教“不近人情”,“奢侈造作,罪深桀纣”,故“入家破家,入国破国者也”。 傅奕所列佛教罪状,多是表面现象,且有以偏盖全之嫌。 表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外文化的相互排斥过程。 在他的排佛言论中,贯穿了儒家忠孝、夷夏等传统观念,故其所使用的武器,还是封建的道德说教,没有理论色彩,但他对后世的影响却很大,从而为唐朝中后期乃宋明时期的儒佛之争奠定了基础。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