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雨森芳洲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雨森芳洲”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雨森芳洲
【生卒】:1668—1755【介绍】: 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儒学家。
名东,字伯阳,号芳洲,平安人(一说为伊势人)。
年17、18到江户,从学木下顺庵,推崇朱子学,顺庵称其为后进领袖。
因顺庵的举荐,仕对马侯,掌管文书,接对外邦,颇为外人所重。
朝鲜赵寿亿赠其《留别诗》云:“绝海谁奇士?芳洲独妙誉。
能通诸国语,且诵百家言。
落拓宁非数,才华尽有余,明朝万里别,回音意如何?”雨森对人生抱达观态度,为乐天知命之人。
70岁时曾作一《书示》,言道“钱不欲,官职不愿,不时势,不养高。
所嗜者豆腐,所安者绵褥,所好者棋,所待者死。
灵台内,只有此几件事而已。”
在思想上,雨森以“孔孟为标,以程朱为准”,信奉名
教,坚执君臣上下之别,严士、农、工、商封建等级制,倡导日本中心主义。
对儒、释、道三教,一方面,认为“天惟一道,理无二致,唯立教有异,故自修不一。
释子之法乾操,儒门之教滋润。
彼以为与其滋润也,宁乾操:此以为与其乾操也,宁滋润。”
老聃者虚无之圣者也,释加者慈悲之圣者也,夫子者圣之圣者也。
三圣人之言形而上也,不谋而同,盖天唯一道。
理无二致故也,其言形而下也则差矣。”
另一方面,又认为儒教圆满无疵,比释道二教高明。
雨森留下的主要着作有《橘窓茶话》、《芳洲口授》等。
其人学思想有:把为学与为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为学”即是“学为人”。
追求圣人人格,指出圣人为人之至、堪为万世之教主。
对生死取自然态度,安之若命。
(1)学者所以学为人 中国儒学思想千言万语,其旨趣不外学为人。
雨森深得此道,把学、治学与为人、作人直接对应起来,说道:“余平素揭示书生曰:学者所以学为人也。
自以为一生所得只有此一句”。
但稍后在丘琼山所着《学的》中看到,此语为宋尹焞所道,朱子以为至要。
乃知原出于古人,私下欣喜,如获至宝。
于是,有感曰:“可见奥妙之语、古人未尝不说耳。”
有人对“奥妙”之词不以为然,说“学者所以学为人”,其意人人知之,谈不上什么“奥妙”。
雨森答道:人人知之,而人人未必知。
也就是说,从字面上,人人都不难理解,但未必都能达到真知深知,并身体力行。
怎么学为人?与程朱的说法一样,雨森认为要格物穷理。
但天下之物无数,大者制度礼乐刑政,小者一草一木,而人生有限,不可尽去格致,何从下手,是为关键。
对此,雨森指点说,《章句》有“物犹事也”之言,以此而论,格物即格事。
而事即是人事,其大目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人事也不是一下子全要去格,而是要分清大小缓
急,先从大处急处着手。
大处急处,就是修身。
雨森说,上从天子,下到庶民,全部都以修身为本。
而要修身,则须先正其心。
这是学为人的切要之处。
学为人不是圣者智者之事,它是人人之事。
但为了使人人学会为人,贤者智者就有教化众人的义务。
何以教之?雨森说,其术有三。
首先是身教,其次为言教,最后为书教。
遗憾的是,三代之后,这一教化之道大衰。
从事教化者,本末倒置,错乱次序,先书教,后言教,最后才为身教。
造成了“世无君子,民无良俗,而祸乱相寻者也”的可悲局面。
雨森要求把身教重新放在首位,造就出无数的君子良民。
(2)论圣人人格 中国儒家学说的理想人格是圣人,雨森承继这一理想,认为做人的最高最终目标就是成为圣人。
他指出,人如果不以圣人为师,贤人为友,不提升自我和追求理想人格,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就永远只能是凡夫俗子。
特别是一个人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如果一无所得,那就与禽兽草木无异,这是最可惭愧的。
那么什么是圣人人格?雨森说,所谓圣人,即是英雄之极者也。
英雄的最优秀品质是思虑高。
在雨森看来,思虑高人一等,便为一等之人。
一等一等上去,高人不知多少等,这最高等之人就是圣人,就是万世之教主。
雨森指出,成为圣人是一个不断的过程,要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这就是士希贤、贤希圣。
而且到了圣人,还要追求天的境界。
这是由于义理无穷无尽的缘故。
(3)生死无容于心 人有生必有死,如何看待生死,说法不一。
如庄子视生死为一,认为人死“虽南面王乐不是过也。”
释家认为,人生就是痛苦,人死就可入“极乐世界”。
雨森不同意这两种观点,因为它们“皆非其实也”。
还有一种人,内心是希望长生久视,但又深知不可能,于是就自我加以安慰,以死为乐,以老为佚。
雨森说这也有违人之常情。
在雨森看来,不管是从天理还是从人情哪一方面说,都是生生为吉,死不如生,老不如少。
但人既有生就必有死,这是任何人都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如同有春必有夏,有秋必有冬,夜必更替一样。
雨森说:“人身之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保证措施之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doc VIP
- 2025年鲁美附中考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国家电大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 形考任务4答案.pdf VIP
- 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附答案).doc VIP
- 新经典日语 第4册 第5課 メディア環境の変化.pptx VIP
- 智能汽车产业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分析:2025年商业化应用及十年技术演变.docx
- 重点语法题型梳理(Units 1-7)(知识串讲)-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牛津上海版).pptx VIP
- 谷物食品与深加工技术.doc VIP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Android智能手机编程终结性考试第四步:上传报告文档与软件说明答案.docx
- 最新商店建筑设计规范.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