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课《雨霖铃》优课教案(配套A).docVIP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课《雨霖铃》优课教案(配套A).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课题 《雨霖铃》 主备人 使用人 时间 教学 目标 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重难点 品味意象、把握情感;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结合的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背诵 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 导入: 播放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回想学过的有关离别的诗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离别,是伤感的,是无奈的,但人生却处处有离别,有些离别,只是短暂的分开;有些离别,转身即是天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雨霖铃》就是这样一首书写离情别绪的感人之作。 (板书:雨霖铃 柳永) 学习目标 (1)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2、作者及背景 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雨霖铃》此词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之情,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3、介绍词牌名《雨霖铃》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词牌本身含有哀伤的成分。 象征:离愁别恨 初读,整体感知 诵读指导(过渡):下面先请同学自由地朗读这首词。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请一位学生读,正音。(让学生点评,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读的时候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和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第一、要注意断字。如“对长亭晚”; 第二,有几个地方要把感情读到位,如寒蝉凄切——“凄”字要读得长,“切”要读得短,要读出词的凄切之感;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读对的地方予以肯定,没有读出的地方加以补充) 3、听读,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作者的心声吧。(注听节奏、语气和情感) 4、自读,体会感悟词人的情感 研读、鉴赏手法 (过渡:《雨霖铃》是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情人的惜别之作,词中自然饱含着离别之情,这种离别之情是如何抒发呢?引导学生说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好,那我们就来看看词中写景的句子。 找出词中写景的句子。 2、学生自由赏析自己喜欢的写景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赏析:这句诗句运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手法)寒蝉、长亭、日暮、雨歇,(意象)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的送别氛围(意境)。这一句点出了别离的季节(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长亭)、具体时间(雨后阴冷的黄昏),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 分析时抓住“寒蝉”、“长亭”“骤雨” “寒蝉”:特指秋天的蝉,天气转凉,此时的蝉生命即将终止,再也不像夏天时没日没夜嘶叫不已,它的叫声凄凉悲切。 “长亭”: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负责给驿转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如:唐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骤雨初歇”:一阵急雨刚停。这几句交代了节气、时间、地点,渲染了凄凉的环境。 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一句运用了融情于景,虚景写实情的手法,词人借用想象之景:浩渺的烟波,沉重的暮霭,望不到边际的楚天,营造了一个迷蒙辽阔的意境。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词人分别后抑郁难舍、孤独寂寞的感情。 (分析:“念”字一直贯注到下半阙别后的心情描写。“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烟波”是波面像轻烟笼罩着,是愁人的景象。“暮霭”是傍晚的运气。“沉沉”是重重下压,极深邃的样子。从汴京南下是古代楚国的地方,所以说“楚天阔”,这两句是别离的情绪也是暗淡的。作者在这种景色中,那暗淡的情绪就变得越发暗淡了,更何况渺茫的前途?于是就把所有的景色都涂上了更加暗淡的色彩,这样一来,给予读者的感受就不光是自然的颜色,更深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