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文化 (4).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视 域下的组织 与人力资源 第二篇 现代组织情境下 的儒家成人机 理与应用 第3章 仁之源头和规范的天 人合一思想解析 目 录 3.1 究 “仁” “天人合一”之源 “仁”为 “人—人”、 “人— 天” 3.2 和谐相处之根本 3.3 得仁与否、孔颜乐处 3.4 仁化标准、引导行为 目 录 3.5 忠恕践仁 ,推己及人 居仁由义、大人事备 3.6 3.1 究 “仁” “天人合一”之源 u “仁之源头” 在 《论语》中, “仁”字出现了109次 ,例如 : “仁者爱人” 、 “爱人能仁” “仁”是 孔子教导弟子修身、处世、治国的常用法宝。 从管理角度看 , “仁”在儒家管理思想中位居 “总则”、 “宗 旨”类地位 ,它决定了人 力资源管理的 目标、基本思想和评价标准 ,其他的管理在此总则下展开 ,或者说是为了其 目 标达成服务。 3.1 究 “仁” “天人合一”之源 u “仁之源头” 2018年8月13日-20 日,世界哲学大会首次在中国 (北京)召开 ,其主题是 “Learning t o B e H u m a n ” ( “学 以 成 人 ” ) , 标 志 着 中 国 哲 学 被 融 入 世 界 , 以 “仁” “义” “礼” “智” “信”为主的 “亚洲价值” (源于中国、为 日本、韩国等大中华 文化圈共同信奉、以中国儒家核心价值观为主的价值体系)正逐步作为普世价值贡献给全世 界。 3.1 究 “仁” “天人合一”之源 u “仁之源头” 通常 “仁”被视为一个道德规范 ,被不少普通民众则视之为空泛的道德说教 ,甚至将其 与 “腐朽”、 “虚伪”联系在一起。杜维明认为 : “ ‘仁’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确实已经 成为宇宙和本体论的一个基础 ,它不完全是一个简单的道德理念。 3.1 究 “仁” “天人合一”之源 u 探寻 “仁之源头” (一) 依据系统之规律 ,从 “天道”中探寻 “人道” 根据图二 , “人”居于天地之间,是 “天地”的子 系统 ,与 “天地”同源同构同律 ,即在根源上一致、在 结构上相同、遵循系统的根本运行规律 ,犹如人的各个 器官与人体 自身的关系一样 ,组织器官与身体之间在根 本规律上相一致 ,否则就会出现排异问题。由此 ,从母 子系统之间的这种关系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子系统必 须遵循母系统的基本规律 ,以保证母子系统的兼容。如 果子系统的运行规律与母系统相悖 ,就会导致母系统对 子系统的扼杀和排异。这可能就是古人讲的 :人与天地 “天人合一”的 “运化”模型 相合则得 “天佑”,人与天地相悖则遭 “天谴” 3.1 究 “仁” “天人合一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