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十则 复习资料
班 : 姓名:
㈠、子曰:“学而 ( 常地 ) (温 ,复 )之,不亦 (通“悦,”愉快 )乎 ? 有朋 ( 志同道合的人 )
.
.
.
.
自 方来,不亦 乎 ? 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 怒 ),不亦君子 (有道德有学 的人
)乎 ?”(《学而》 )
.
..
㈡、曾子曰: “吾日( 每天 )三省 (多次反省 )吾身: 人 ( 划)而不忠(尽心尽力)乎?与朋
.
..
友交而不信 (真 ,
)乎? (老 授的知 )不 乎?”(《学而》)
.
.
㈢、子曰:“温故(旧的知 )而知新 (新的理解与体会 ),可以 (可以凭借 ) 矣。”(《 政》 )
.
.
..
㈣、子曰:“学而不思 罔(迷惑 ),思而不学 殆 (有害)。”(《 政》 )
.
.
(这 )知(通“智,” 明 )
㈤、子曰:“由, 女(通“汝,”你)知之乎!知之 知之,不知 不知,是
.
.
.
也。”(《 政》 )
㈥、子曰:“ ( 能的人 )思 (相同,一 )焉, 不 而内自省也。 (”《里仁》)
.
.
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 焉 (兼 ,“于此,”在 中 )。 其善 ( 点, )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述而》)
.
.
㈧、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 ,勇毅 ),任重而道 。仁以 (把??当作 )己任,不亦重
.
..
..
(重大 )乎?死而后已.(停止 ),不亦 乎?”(《泰伯》)
㈨、子曰:“ 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凋 )也。(”《子罕》)
.
㈩、子 曰: “有一言而可以 身行 (奉行)之者乎?”
.
子曰:“其(大概,也 )恕乎 !己所不欲 (想要 ),勿施 (施加 )于人。(”《 灵公》)
.
.
.
一、文言知 及理解性填空。
1、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春秋 代 国人,我国古代 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 学派的 始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政、仁 ”
。
后世将他与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合称“
孔孟”。
2、《 》是 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 体散文
,共 20 篇是我国古代 儒家 的“四 五 ”之一,
其中“四 ”指《 》 、《大学》、《中庸》、《孟子》;“五 ”指《 》 、《 》、《礼》、《易》、《春秋》。
3、 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 》( lún)
⑵不亦 乎( lè)
⑶三省吾身( xǐng)⑷罔( wǎng)⑸殆( dài)
⑹愠( yùn)
⑺ 不 乎( chuán)
⑻弘毅( hóng)⑼凋( diāo)
⑽恕( shù)
4、解 下列加点 的意思。
⑴学而 之( 按一定的 复
)
⑵不亦 乎( 通“悦,”愉快)
⑶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 怒 )
⑷学而不思 罔( 迷惑)
⑸思而不学 殆( 有害 )
⑹三省吾身( 多次 行自我 、反省
)
⑺ 传 不 乎( 老 授的知 )
⑻是知也( 此, )
⑼其恕乎( 大概,也 )
⑽不亦君子乎(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⑾是知也( 通“智,” 明 )
⑿己所不欲( 要,想做 )
⒀勿施于人( ,施加 )
⒁其恕乎( 儒家的推己及人,仁 待人
)
⒂ 思 焉( 看 )
⒃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真 , )
⒄士不可以不弘毅(
勇毅 )
⒅知松柏之后凋也(
凋 )
⒆ 其善者而从之(
学 )
⒇死而后已( 停止 )
5、写出文中的通假字并 。
① 说 通 悦 ,愉快
② 女 通 汝 ,你
③ 知 通 智 ,智慧, 明
6、写出加点字的古今异 。
①温故而知新
古 :老的,旧的, 去的。
今 : 故,故意,意外的事情。
②可以 矣
古 :可以凭借。
今 :能 。
③不亦君子乎
古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 : 人的敬称。
④是知也
古 : , 个, 。
今 :表示肯定判断。
⑤死而后已
古 :停止。
今 :已 。
1
7、阅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 1)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论语》十则中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3)论述新旧知识的关系的句子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4)论述学习应有的谦虚态度的句子是: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孔子教导弟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镜) ,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
的语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 7)“科学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
”《论语》中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