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泊秦淮》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析
《泊秦淮》这首诗是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里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
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 “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
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学情分析: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二、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诗大意,并能说出某些关键词的意义,
比如“笼”“,犹”等等。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内涵,深化
理解作者哀艳用词背后的深沉情感。
3、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南朝及唐末的历史有一定
的了解,并培养出对唐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中关键信息的
内涵,深化理解作者哀艳用词背后的深沉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强化对南朝及唐末的
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并培养出对唐诗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对比阅读法
五、教学媒介
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出示秦淮河繁华美景的图片,并讲述关于秦淮河的
三个重要信息:
相传秦始皇南巡,经过南京时发现其地势龙盘虎踞,风水积
蓄着皇家贵气,于是下令斩断龙脉,开河断垄,引淮入宁,以泄王
气,这条秦始皇引淮水而开的河就是秦淮河。
秦淮河自古多酒家歌女,素被称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
萃之所”,有很多关于歌女名妓的传说。而秦淮河又因这些女性而平
添了一份明艳旖旎的风情。
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是祀奉孔子之地,为全国四大文庙之一。夫子庙是包含贡院街,魁星阁,尊经阁等等一系列建筑在内
- 2 -
的文化建筑群,是多朝的文教中心。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
白,杜牧等等数百位文化名人都曾在此做出过不朽的成就。
老师提出如下观点:“所以总是有人说南京盛产美女,读书人和
亡国君王。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在杜牧的一首诗中,美女,读书人和
亡国君王又能酝酿出怎样的感怀之叹呢 ?”并就此引入正题《泊秦
淮》。(板书课题:泊秦淮)
用多媒体出示杜牧个人信息如下:
杜牧 (803 —约 852) 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今陕
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绝著称,擅长文赋,注重军事。
有《樊川文集》十二卷传世。代表作《泊秦淮》 ,《清明》,《江南
春》,《阿房宫赋》等,还曾注释《孙子》 。
(设计意图 :适时辅以“秦淮河”美景图片和杜牧个人信息,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诗意和领悟诗情奠下了基础。 )
( 二) 整体感知
老师设置如下问题,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在这首诗中,美女,读书人和亡国君王都是谁 ?
经过提问,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美女→商女 ; 读书人→作者; 亡国
君王→并非指哪个人,而是指《玉树后庭花》 ,相传南朝陈后主整日
沉迷于靡靡之音,不理朝政,亡国后,他听过的靡靡之音却流传下
来。《玉树后庭花》便是其中之一,是亡国之音。
结合注释讲述本诗大意
并通过互动引导学生说出:在水面起雾的夜里,诗人停船在秦
- 3 -
淮河畔的酒家,偶然听到有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十分感慨,有
感而发兴亡之叹。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以提问和结合注释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诗
意。)
( 三) 深入研读
教师继续设置如下任务:
1. 本诗的前两句中出现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意
境?
通过互通引导学生总结出:
通过两个“笼”字将原本分离的烟、寒水、月、沙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形象而简练地描绘出雾升寒水,月落平沙的“秦淮月下图”,
营造出浓郁的“清冷迷离”的氛围,既说明了喝酒的环境,也为后句
中歌女的出现铺垫了情感基调。
一般我们写文章常常先交代地点再写景,本诗却是先写景再
交代地点,前两句能否交换 ?
经过互动,得出以下结论:
不能。原因有二:音韵上讲,平音易发,音调高亢,有助于情
感铺陈,仄音深沉内敛,常用于情感烘托,七绝不可以仄音开头 ; 内
容上讲首句既是景物描写又点明了时间,次句上承景色描写“夜泊秦
淮”“,近酒家”又开启了下句,有“酒家”才可能有“商女”“后庭花”以及兴
亡之叹,地位重要。综上,两句不可换。
“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处“犹”字有怎样的特殊用?意
- 4 -
经过互动,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犹”是实写,因为江面起雾,歌女隔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