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第四章 艺术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审美心理学 /实验美学 /文艺心理学
(审美过程的心理体验、 艺术创作的心理流程、 艺术家的心理特征、 艺术创作的动机系统、艺术作品的心理蕴含以及艺术接受的心理规律)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许多已被认可的艺术规律都同时蕴含着心理学的规律。
例:构图的均衡——《西斯汀圣母》和翻转的《西斯汀圣母》色彩的冷暖、色彩与情感
第一节 审美注意
一、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大脑皮层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 使意识集中于一定的客体或客体的特定方面。
人的心理活动不能朝向一切方向, 而是有所选择。 注意的集中性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 从各个方面集中到某种对象或现象上, 并对其它活动产生抑制性影响。 于是客观对象从注意的边缘移向中心, 因而得到鲜明而清晰
的反应。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注意不是心理活动的过程,而是一种意识倾向特征,伴随心理活动过程。
二、 审美注意特征之一——无直接功利性(虚静说)
审美注意必定是一种境界或一幅图画霎时占领你的意识全部, 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领略,以至于把它以外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却。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凝神的境界——没有实用世界的牵绊,获得单纯的意象世界。 “艺术要摆脱一切然后才能获得一切”
举例:一个诗人与一个采药者。 采药人只关注树丛草丛中的药材, 对于山间
美景则视而不见;而诗人则相反,摇动的树枝,歌唱的小鸟,飞舞的蝴蝶,变幻
的云彩,成为关注中心,采药人眼中的“前景”变成了“背景” ,而“背景”变
成了“前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例:家住海边的渔夫当别人称赞他门前的美景时说: “门前没什么好看的,屋后的这一园菜还不差。 ”
同样的例子,一幅古画,必须撇开价值因素,专注于画本身,它才是美的;实用意义的摄影(毕业合影)与艺术摄影(纯粹美的追求)
实践采风(西藏、非洲)甚至战地摄影, 优秀作品的产生往往在忘我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虚静说”——《管子》认为要虚静恬淡、专心致志,才能可能达到最高的认识;《心术》中:“去欲则寡,寡则静,静则精,精则独,独则明,明则神矣。”——虚静是鉴赏美和把握美的前提。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问题:实用与审美果真矛盾?如建筑, 广告 人们似乎在实用与舒适中获
得美感,是否形成了审美注意?因此这里必须区分的是美感与快感。 文档来自于网络
搜索
美感(凝神的,无功利的,美好的至高无上的境界) ,审美注意(超脱的,非功利的)
快感(功利的享受、趋同、形象的崇拜 )非审美注意
三、 审美注意特征之二——心理距离与审美
1、“心理距离说” ( 1907 年英国美学家布洛提出)
当我们面对实用的世界,必须脱离实用,把对象摆在一定的距离之外来看。
拉开距离才产生审美注意,出现审美的选择性和指向性。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1 / 12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例:海上的雾
乘船的人在海上遇着大雾,是一件不畅快的事。呼吸不便,路程耽搁,若再听到水手慌乱、乘客喧哗、邻船告警,必觉大难临头,心焦气闷。但换一种心境则不同,看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平谧如镜的海水,远山飞鸟现出梦境的依稀,
海天一气,四周一片广阔、沉寂、神秘和雄伟,仿佛到了伸手可及的仙境。 文档
来自于网络搜索
同样的雾引发不同的注意情境, 缘于主体与对象的距离, 与海雾的关系太密切(距离太近),所以不能“处之泰然”地去欣赏,而后一种体验恰恰是把雾摆在实用世界之外(离开一定距离)所以注意向审美集中。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距离说与艺术创作
·与事物的功利保持一定距离, 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 这里的距离不是实际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在上述海上遇雾的情境中,人们的情绪由恐怖转化为欢快, 并非由于时间空间的变化, 而是由于人们强行对自己的注意力进
行了自我调节。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许多事物被“推远”后别有一番美景。
·艺术家的长处就在能够把事物摆在某种“距离”之外。
·创作与欣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把距离安排妥当。不即不离
·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 最受欢迎的境界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使其消失的境界。
2、 用距离说分析问题
a) 演戏用唱歌的声调 带面具 打花脸
b) 雕塑中抽象化的人体
c) 中国画的缺乏透视感 无远近阴影
d) 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写实主义偏重模仿自然, 在实际生活中寻材料并用客观的方法表现出来, 忌
讳掺杂主观情感和想象。
理想主义注重人为的创造, 虽然也拿自然作材料, 却凭主观的情感和想象加
以选择和配合,将自然理想化。
纯写实派通常把距离放得过近, 例如画西湖, 在没见过的人看总有美感, 而
本地人看则淡薄; 再比如电影中的长镜头用得过度则是完全再现生活, 往往缺少
视觉的冲击力。 文档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