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固体流态化实验
4.1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颗粒静态床层时的静床堆积密度 p b和空隙率£的方法;
测定流体通过颗粒床层时的压降 △ Pm与空塔气速U的曲线和临界流化速 Umf;
4.2实验原理
4.2.1 固定床
基本概念
当流体以较低的空速 u通过颗粒床层时床层仍处于静止状态,称这种固体颗粒床层为 固定床。床层的静
态特性是研究床层动态特性和规律的基础,其主要的特征有静床堆积密度 p b和空隙率£两个,它们的定义
分别如下:
静床堆积密度:p b=M/V,它由静止床层中的固体颗粒的质量 M除以静止床层的体积 V计算而得。p b数值
的大小与床层中颗粒的堆积松紧程度有关,因此 p b在流体通过颗粒床层时不是一个定值,如颗粒床层在最
紧与最松两种极限状态时,p b就有两种数值,它们的大小在床层最紧与最松时分别测量岀相应的床层高度
就可以计算得到。
静床空隙率£ : £ =1 - ( p b/ p s),它是由颗粒的静床堆积密度 p b和固体颗粒密度 p s计算而得。
固定床阶段压降 △ Pm与空速U的关系
当流体通过固定床的空速较小时,床层的高度基本不变;当流体空速趋于某一临界速度时,颗粒开始
松动,床层才略有膨胀。因此,在此临界速度以前,单位高度的床层的压降 (△ Pm/L)与空速U的关系可由欧
根公式来表示,并把欧根公式改写成如下形式:
pmuL(d
pm
uL
(dm )1 2
k2(!
u
dm
(1)
式⑴中,以实验数据的空速 u为横坐标,以(△ Pm/uL )为纵坐标画图得一直线,从直线的斜率中求岀欧根
系数K2,从直线的截距中计算岀欧根系数 K。
4.2.2 流化床
基本概念
当流体空速趋近某一临界速度 umf时,颗粒开始松动,床层略有膨胀,床层高度有所增加;当空速继续
加大,此时固体颗粒悬浮在流体中作上下、自转、摇摆等随机运动,好象沸腾的液体在翻腾,此时的颗粒 床层称为 流化床或沸腾床,临界速度 umf称为起始流化速度。
流化床现象在一定的流体空速内岀现,在此流速范围内,随着流速的加大,流化床高度不断增加,床 层空隙率相应增大。流化床根据流体有性质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起始流化速度Umf
起始流化速度Umf可由固定床与流化床两阶段的“压降 ?空速”曲线的交点求岀。另外,若起始流化时的
雷诺数RnfVl.O,则可用白井-李伐公式计算起始流化速度:
Umf8.024 103
Umf
8.024 10
3[ ( S
)]0.94
0.88
,1.82
dm
若Rmf10,贝U由式⑶计算得到的Umf还须乘以校正系数。
4.3实验装置流程
固体流态化装置流程图
对空气?石英砂体系,流动的空气由鼓风机O 4提供,依次经过气体流量调节阀。 3、气体转子流量计。2、 温度计O1及气体分布板后,穿过石英砂组成的床层,最后床层顶部O 10排岀。空气的流量由气体流量计读
岀,空气通过床层的压降由 U形压差计读岀,床层高度的变化由标尺杆测岀。
对水~石英砂体系,其实验装置流程与空气 ~石英砂体系大体相似。
4.4操作步骤
用木棒轻轻敲打床层,使床层高度均匀一致,并测量岀首次静床高度;
打开电源,启动风机;
调节气体流量从最小刻度开始,然后气体流量每次增加 0.5m3/h,同时记录下相应的空气流量、空气温 度、床层压降等上行原始数据。最大气体流量以不把石英砂带岀床层为准。
调节气体量从上行的最大流量开始,每次减少 0.5m3/h,直至最小流量,记录相应的下行原始实验数 据。
测量结束后,关闭电源,再次测量经过流化后的静床高度。比较两次静床高度的变化。
在临界流化点之前必须保证有六点以上数据,且在临界流化点附近应多测几个点。
4.5实验报告
1).在直角坐标纸上作岀 p?u曲线。
.利用固定床阶段实验数据,求取欧根系数,并进行讨论分析。
.求取实测的临界变化速度,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运用气(液)体与颗粒运动的规律加以解释。
4.6思考题
.从观察到的现象,判断属于何种流化?
.实际流化时,p为什么会波动?
.由小到大改变流量与由大到小改变流量测定的流化曲线是否重合,为什么?
.流体分布板的作用是什么?
4.7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结果示例
实验装置:1#;实验温度: 27 ;静床高度:143mm;起始流化高度:146.5m m
石英砂密度=2.65g/cm 3 硅胶密度=0.87 g/cm 3
流量V
(m3/h )
上行压差
(mmH2O )
下行压差
(mmH2O )
流量V
(m3/h)
上行压差
(mmH2O )
下行压差
(mmH2O )
2.5
6.7
3.8
6.5
18.8
20.0
3.0
8.2
8.1
7.0
21.6
20.7
3.5
9.9
9.8
7.5
21.7
2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审检查表-管理层(42061、13485).doc VIP
- 2.1.2 植物 第1课时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课件)生物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国开(电大)本科《管理英语4》形考任务(单元自测1至8)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中医康复护理临床实践新进展题库及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屋面设备基础施工深化要点.docx VIP
- DB42∕T 2308-2024 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pdf
- 宏盛微半导体ME6261_C3.0.pdf VIP
- 污水处理系统员工培训手册_.docx VIP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件.pptx VIP
- 天津华宁KTC101系统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