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一 树种耐阴性的鉴别
一、 实验目的: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状况,测定植物的最低需光量,
综合以上各方面,判断树种的耐阴性,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
二、 实验仪器:照度计
三、 实验地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
四、 实验注意点:进行耐阴性鉴别时应选择年龄相同、生境一致的树种。
五、 实验方法与步骤:用照度计先测出全日照强度, 再分别测出各树种的最低需光量求出其
透光率,对其透光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再将叶片颜色从深到浅进行排列, 综
合两个因素排列出耐阴性的大小。 对于所排列的耐阴性大小相同的树种, 再综合树种的
自然更新、叶片大小、、树冠形状、枝下高、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进行最后综合排 列。相对喜光树种来说,耐阴树种一般生长在林下、叶片较小、树冠较簇密、枝下高较 低、生长较快。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树种
光照强度
(Lux)
平均
透光率
(%)
透光率
(小到大)
叶色
(深
到浅)
综合值
耐阴性
(大到
小)
榕树
2730
2830
2690
2750
16.17
10
4
14
10
海南蒲
桃
4850
4710
4930
4830
28.41
6
5
11
12
荔枝
6590
6580
6370
6510
38.29
2
7
9
15
荷花玉
1940
I960
1970
1960
11.53
12
1
13
11
垂柳
5310
5320
5330
5320
31.24
5
10
15
8
刺桐
8200
8370
8210
8260
48.59
1
9
10
14
羊蹄甲
5880
6150
5860
5960
35.06
4
12
16
6
橄榄
4080
4130
4110
4110
24.18
8
2
10
13
卄田
亡
2600
2640
2650
2630
15.47
11
3
14
9
台湾相
5990
6030
5990
6000
35.29
3
13
16
7
思
木麻黄
1630
1680
1700
1670
9.82
14
15
29
1
银合欢
1870
1790
1790
1820
10.71
13
14
27
2
白兰花
4140
4290
4400
4280
25.18
7
11
18
4
樟树
3080
3050
3020
3050
17.94
9
8
17
5
天竺桂
1110
1110
1120
1110
6.53
15
6
21
3
(注:1、全日照强度:17000LUX ; 2、综合值为透光率的大小与叶色深浅之和,若综合值 相等,以叶色深浅为主)
七、实验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表格可以耐阴性大小:刺桐与橄榄相等,台湾相思和羊蹄甲相等。但刺桐较橄
榄叶片颜色浅;羊蹄甲较台湾相思叶片颜色浅,而且叶片也较大。所以耐阴性大小排列如下: 木麻黄 >银合欢 >天竺桂 > 白兰花 >樟树 >羊蹄甲 >台湾相思 >垂柳 >芒果 >榕树 >荷花玉兰 >海南 蒲桃〉橄榄〉刺桐 > 荔枝。
由于时间上的仓促以及当时天气环境的影响。再加上人为测量的误差。所以得到的结
论并不是十分准确。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但是在整体上我们还是大体了解掌握了如何判 断树种的耐阴性,学会如何使用有关的一些仪器。
希望在今后实验可以把小组细分,十人一组的规模过于庞大,另外应该加长实验的时
间。这样就有更充裕的时间把实验做的更好。
实验二、三 生态环境中生态因子的观测与测定
林学院 03 生态学( 2)班 030404041 钟淇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中主要生态因子的观测和测定方法及一些常见的测定 仪器的使用方法 , 并比较不同生态环境中主要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任何一种 生物都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生态环境中,不仅受到各生态因子的制约和束缚,同时也能明 显改变各生态因子。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生态环境中的主要生态因子的观测与测定,使我 们掌握几种主要生态因子的观测和测定方法, 并通过不同生态环境及同一生态环境中不 同位置的比较,了解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三、实验仪器
照度计、阿斯曼通风干湿仪、 SH5920声强仪、记录笔、记录纸。
四、实验步骤
1、 测量光照强度
在同一上午西边或同一下午东边, 防止照度计被太阳光直射。 先调节照度计到水平位置, 连接辐射仪与辐射电流表,或调整照度计“ 0”的位置,测总光照强量。选择合适的量程之
后,将的探头直接暴露于太阳辐射下,使其最大限度的接受光照, 待辐射电流表稳定后,记 录计数, 这个数值就是要测的光照强度值。 选择不同的树种类型测量光照强度, 分别于 1.2m 和 1.8m 处各测三次 , 最后取其平均值 .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