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边际的学派的奠基人.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 边际学派的奠基人;作业:; 边际三杰;第一节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一、生平;1862年向英国科学协会剑桥大会经济统计组提交了《政治经济学的一般数学理论的注解》,发表了他对经济学性质与方法的新看法,该短文次年发表,但是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1863年毕业后,于1866年开始担任曼彻斯特欧文学院逻辑道德哲学及政治经济学教授。 1866年在《伦敦统计学会杂志》上发表长篇论文“政治经济学一般数学理论简论”,提出了后来的边际效用学说。 1870年开始写作《政治经济学理论》,于1871年发表。;1875年转任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1880年被选为伦敦统计学会副主席。 1882年在一次游泳中不慎溺水而亡,时年47岁。;;;二、数学方法;三、功利主义原则;杰文斯以古典经济学的改革者自居,在1879年《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再版序言中他写道:“能干的但刚愎自用的李嘉图,已经把经济学的车辆开到错误的路线。他的同样能干亦同样刚愎自用的后继者约翰·穆勒,再在错误的路线上把这个车辆开进到更混乱的地步”。(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7页。 );;“反复的思考与研究,使我得到一种颇有几分新奇的意见。即:价值完全决定于效用”。(第29页) 效用的基础是功利,“凡能引起快乐或避免痛苦的东西,都可以有效用”。(第51页);总效用是指一个人从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总的幸福量。 效用程度则是某个时点上或某个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效用增量。 最后效用程度:“我们通常用最后效用程度一语,以表示现有商品量中那极小的或无限小的最后加量或次一可能加量的效用程度。”(第60页);2、最后效用程度的规律;x;;假设商品的数量充足,消费者将如何把商品分配于不同用途的消费呢? “假设△u1 ,△u2为效用的加量, △u1是商品的一个加量消费在前一种用途上所生产的效用, △u2是商品的一个加量在后一种用途上所生产的效用。当分配完成时,我们应有△u1 =△u2 ; 在极限上,我们应有的方程式为: du1/dx=du2/dy。……换言之,在这二种用途上,我们必须有相等的最后效用程度。”(第65页);“全部交换理论与主要经济学问题的拱心石,???这个命题——二商品的交换率,是交换后诸商品量的最后效用程度的比率的反(倒)数”。(第87页);m;; 解:交换结束后 A有(a-x)单位的谷物,y单位的牛肉 B有x单位的谷物,b-y单位的牛肉 设: ?1(a-x)为谷物对A的最后效用程度,?1 y为牛肉对A的最后效用程度 ?2x为谷物对B的最后效用程度,?2(b-y) 为牛肉对B的最后效用程度;根据交换方程式: ?1(a-x)·dx= ?1 y·dy 即?1(a-x) /?1 y= dy /dx 同理?2x /?2 (b-y) = dy /dx 根据所有数量的谷物和牛肉交换遵循同一比例的“无差别法则”,dy /dx=y/x 最终,y/x= ?1(a-x) /?1 y = ?2x /?2 (b-y) 经济含义为:两个物品交换的比例是两物交换后边际效用比率的倒数。 个人交换推广到市场交换就是著名的杰文斯交换方程式。;“有不少的经济学者认为劳动为价值的原因,断言一切物品的价值,皆因曾用去劳动。所以,虽未明述,亦包含价值与劳动成比例的意思。我以为,这种学说,一分钟也不能维持,因其直接与事实相反。……事实是,劳动一经投下,即无影响于任一物品的未来价值。那是过去了的,永远丧失了的。在商业上,过去的永远是过去的。我们每一瞬间皆参照未来的效用,重新判断诸物的价值”。(第130页);六、劳动理论;m;劳动和生产对价值不是没有影响,但是影响是通过供给量间接实现的: “劳动影响供给,供给影响效用程度,效用程度支配价值或交换率。”(第131页) 同理,“生产费用决定供给;供给决定最后效用程度;最后效用程度决定价值”。(第131页);七、杰文斯所探讨的其他问题;第二节 卡尔·门格尔;一、生平;1876年任奥匈帝国皇太子的私人教师,次年随太子遍游欧洲各国。 1879年返维也纳大学继任教授。 1883年发表《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与历史学派施莫勒展开长达数年的辩论,史称“方法论争论”。 1892年任帝国通货改革委员会委员。 1903年从维也纳大学退休,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1921年2月21日在维也纳去世。生命的最后30年没有出版有影响的成果,因为他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总是不满意。身后留下25,000本藏书,大部分藏于日本东京商学院。;二、学说背景 1、门格尔的两个对立面;德国的历史学派的方法论;;“这就是我们的立场。在这个立场上,我们曾经努力使人类经济的复杂现象还原成为可以进行单纯而确实的观察的各种要素,并对这些要素加以适合于其性质的衡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